【人間方塊】文藝紹興

陳怡蓁 |2010.12.07
518觀看次
字級

許久,不曾去故宮博物院了。

自從聽說陸客大批來台,故宮博物院像菜市場一般擁擠吵雜,我便心生畏怯,不想前去湊熱鬧。

最近展出的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卻好似來自遠古的召喚,牽動著我的心。那個遷都杭州,偏安一隅,向金朝一再妥協,軍事上軟弱,國土最小的朝代,卻有著文化藝術修養高超的代代帝后,創造了「藝以載道」的文化盛世,產生了大儒者理學家朱熹,獨樹一格的詞人陸放翁、李清照等等,以及馬遠、馬麟、夏珪這樣創作豐富的畫家。

你也許也和我一樣,對於西洋的畫家達文西、梵谷、高更、莫內等等耳熟能詳,也多少知道他們的畫風與代表作,對於中國的畫家卻一問三不知,頂多有點模糊的印象,實在是因為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很少接觸到中國繪畫,名畫複製品也並非隨手可得。

這次故宮展出南宋文藝紹興,除了院藏豐富的南宋文物之外,又向大陸及日本的多家博物館商借展出,總共四百餘件文物,包含了書畫、瓷器、端硯、玉雕、圖書文件等等,策展非常用心,企圖全方位地呈現南宋在文化與藝術上的創新作為與成就,真的有助彌補我們對於中國藝術認知不足的遺憾。

我起個大早,在八點半開門前就等候著,只見許多旅遊團體已在集合點名,買票並未耽擱,進入不必排隊,立刻轉入特展單元,竟然安安靜靜,只有少數幾人在看展,似乎是學生還拿著筆記本認真抄錄呢!我心狂喜,近距離肆意地欣賞著,一幅幅畫作,馬和之的〈古木流泉〉與〈清泉鶴鳴〉,那飛揚的筆墨竟好似梵谷的燃燒的柏樹,卻又大片留白,讓鷹隼棲止在枯枝上,於是動靜之間有了平衡,與梵谷的熱烈燃燒大不相同。我完全不懂國畫的技巧與筆法,但是站在馬遠的〈山徑春行〉、夏珪的〈溪山青遠〉、馬麟的〈秉燭夜遊〉與李嵩的〈月夜看潮〉之前,卻彷彿體會了畫家的心境,走入了他們的內心風景。

廊上一列南宋帝后的畫像,從宋高宗、寧宗到理宗,還有才華洋溢的楊皇后,我向他們默默致敬,感謝他們守護贊助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文化盛世,就算版圖縮小,戰事屢敗,甚至稱金人為父為叔伯,受盡屈辱,但是卻留下了如此珍貴的、不會湮滅的藝術珍品,豈非更偉大嗎?

近午,人漸漸多了,旅遊團體多數擠在翠玉白菜等常設展的三樓一帶,也有三五成群的遊客來到南宋特展區,說話或許大聲些,腳步或許匆忙些,但當我想到他們也許來自農村鄉間,好不容易來到台灣瞻仰祖先遺物,正在經歷文化的洗禮,就不覺排除厭棄之心而產生一份疼惜,輕輕請求他們小聲一點好嗎,聲浪也就逐漸平緩。

在這個場域,同為漢人子孫的我們,經歷過幾代不同的劫難,在台灣這塊文化淨土上,一同瞻仰著南宋祖先的藝術結晶。

去吧,去一趟故宮,細細欣賞南宋文藝,尋找自己心中的一片風景。鵱

(本專欄隔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