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學科昨天發表音樂輔助治療小兒癲癇病患成果指出,癲癇病童每天聽八分鐘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異常放電頻率平均減少三成,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與頻率。
高醫小兒神經科主任楊瑞成表示,音樂能陶冶性情,影響腦功能,最近國際醫界用音樂輔助治療包括帕金森氏症、失智症、中風、睡眠障礙及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等疾病,證實有助改善病情。
楊瑞成說,癲癇是小兒神經科常見的疾病,雖然藥物的發展提供了近百分之七十的治癒率,但約三成的病人即使在藥物治療下仍然會有癲癇發作,況且抗癲癇藥物也會產生副作用,因此替代療法的研究確有其必要性。
林龍昌和高醫大小兒學科團隊在五十八名小兒癲癇病例中,於治療時讓他們聽莫札特音樂(K.448)雙鋼琴協奏曲,同時記錄他們的腦波,發現的確能減少小兒癲癇病患異常腦波放電的情形,尤其,異常放電區域是全腦放電或腦中央放電的病患,更有顯著性的減少。
林龍昌說,他們發現,如果讓患者聽其他類型的古典音樂,如弦樂等,就沒有和雙鋼琴協奏曲一樣的效果,病例中有對八歲和十歲的兄弟,原本每個月都要發作十到二十次,但聽莫札特的音樂後,居然每個月只發作一到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