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台北報導】日本藥粧風行台灣,連「洗眼液」都大舉進攻消費市場,標榜有殘粧或眼睛不舒服時都可以用來清洗眼睛,還宣稱能夠抗菌、抗過敏、抗發炎、或去除乾澀等功能,但消基會表示,這類商品不能經常或長期使用,否則容易造成乾眼症、眼睛不適、角膜炎甚至眼睛潰爛。
消基會指出,不論是洗眼液或生理食鹽水,多少都有防腐劑成分,如果持續大量使用,等於讓眼睛暴露在防腐劑的浸潤中,可能會破壞眼睛的表面結構、傷害角膜上皮細胞,嚴重者可能會角膜潰瘍。此外,洗眼液並非人工淚液,若過度使用,容易影響淚液分泌的品質,反而會使眼睛更加不適。
想要有健康的眼睛並不需要特別使用洗眼液清洗,消基會衛生保健委員林隆光指出,因正常的眼淚當中含有許多無法人工合成的重要成分,因此洗眼液過多且不當的沖洗眼球表面,不僅不需要,甚至還會破壞眼球表面淚液膜層的平衡狀態。
林隆光表示,最好的洗眼液其實是人的眼淚,因為眼淚裡面含有可以殺菌的成分、黏液、油脂、免疫球蛋白等,沒有任何洗眼液或是人工淚液,比人體的淚水還適合眼睛的滋潤及殺菌。
他說,如要使用洗眼液,一定要確定,眼睛沒有傷口或受傷的前提下才能使用,或是無法清除眼表異物、錯點藥物、在不乾淨的地方游泳或是化學用品灼傷等,遇到這些情形,可以使用大量清水沖洗或是使用洗眼液沖洗。
消基會呼籲民眾,應視情況來使用「洗眼液」,或是先諮詢醫師意見、檢查並確認眼睛狀態再使用會較安全。此外,市售的洗眼液若是標榜不含防腐劑,拆封之後就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使用完畢,否則將造成細菌、黴菌等病菌孳生,引發感染的危險。
消基會提醒,標榜抗菌、消炎的洗眼液,屬於藥品,皆須向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登記,並會在商品上會標示「衛署藥製(輸)字第xxxxxx號」,如果民眾對於洗眼液有所疑問,甚至可上「藥物、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網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