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藝人趙舜有一天送孩子上學後,全身冒冷汗、暈眩、手腳沒力,才驚覺自己中風了。他被醫師宣判為「腦幹栓塞中風」,腦部檢查時才發現以前有過小中風跡象卻不自知,類似趙舜的例子愈來愈多,且年齡逐漸下降。中風,可別以為是老人家的專利!
你很難想像,中風名人已從過去熟知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前總統嚴家淦,作家陳映真、企業家溫世仁、藝人陳松勇到趙舜,甚至更多年輕的面孔,毫無預警如地雷般在你我周遭引爆。尤其是小中風,發生機率有上升趨勢。
腦中風是一種突發性的腦部血管傷害,包括腦血流的灌流量不足或腦部出血,會導致病患感覺或運動功能喪失,嚴重者也可能致命。
在台灣,每年約有三至五萬人發生腦中風,造成約一萬三千人死亡;腦中風也是導致成年人失能的最大原因。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吸菸等,控制這些因子可有效防治腦中風。
其實腦中風和癌症、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美也是我國人的三大殺手。專家表示,醫學研究已走到重要的抉擇時刻,過去的研究方向與技術並不能解決這三大難題,未來的研究重點不再只是醫藥上的鑽研,生活習慣如飲食和行為的改變更值得重視。例如多喝水、不抽菸、少鹽、控制體重和睡眠充足等。
值得一提的:研究顯示,除了增加運動量可以減少腦中風的危險外,攝取較多的全穀類、蔬菜與水果,也有同樣的功效。
法國醫療團隊透過統合分析法,於二○○五年發表一項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探討攝取蔬果預防腦中風的實證。研究內容主要來自七個前瞻性的觀察試驗,包括五個美國的研究,另一個來自歐洲,還有一個是日本,年齡層從二十五至一百零三歲,研究對象超過二十三萬人,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增加一份蔬菜和水果,即可下降腦中風的發生,而且預防的成效與攝取的份量呈劑量效應,意即蔬果份數愈多,預防效果愈好。如果每天多增加一份水果,也可減少百分之十一的腦中風機會。
西諺有云:「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從最新研究證據來看,這句古諺語可改成「一天多蔬果,中風不是我!」
大規模、跨國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已經證實蔬果可以預防腦中風的發生,而且攝取愈多成效愈佳,再加上植物性飲食已證實可以防治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因此防治腦血管疾病,蔬食應是值得大力推廣的選擇。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