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的學習,以雲居樓大寮為起點。過去就曾聽聞大寮(廚房)中的種種辛苦,但百聞不如一見,難得有機會實地見識一番,我很歡喜。
到了大寮,彷彿進入戰場,不但環境吵雜,地板溼滑,空氣悶熱,且工作大多粗重,但法師、義工手上的工作都沒停過。這種環境之中,要能時時保持正念,相當不容易,若能承擔得起,肯定對生命的提升,以及道心的堅定,都有非常正面的幫助。我也因此體會到,為何有「大寮裡出祖師」之說了。
徒眾講習會中,有個分組討論問題酖酖「佛光山出家人應有的憂患意識」。有法師提到要注意生活逐漸富足,導致習於安逸而喪失責任感。這個問題引起我的關注,我認為,環境條件較不充裕時,人比較會發心學習,自我砥礪;一旦條件寬裕,很容易迷失當初的發心,甚至忘了自己是誰!
有句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即指明困頓的環境能激發生命的光輝,安逸只會令人不知不覺萎靡。
對治這樣的問題,大師的看法是,既不刻意苦行,也不追求享樂,依中道方式生活。我覺得大師曾開示過的「學習一切皆無」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很好的對治方法;一旦建立這種態度,即使物質條件貧乏,也能視為理所當然;財富充裕,也不會因此陷溺於物欲深流,自然能夠常處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