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號召翻譯 蠶食鯨吞無國界

整理報導/編輯吳佳珍 |2010.09.19
933觀看次
字級

六年前,臉書(Facebook)誕生於哈佛大學一間學生宿舍的社交網站,如今正以令人目眩神迷的速度在全球各地擴張:十五個月前大約有兩億名用戶,如今已經激增至將近五億。

《紐約時報》報導,臉書挾著每一種新翻譯的文字,打入新國家或地區,擴張的過程通常足以反映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或人民跨界來往的概況。

邀請用戶翻譯

舉例而言,在受到義大利人的歡迎之後,臉書接著打進瑞士境內的義大利語區;當臉書開始在巴西站穩腳步時,它在毗鄰阿根廷的南部地區獲得最熱烈迴響—在此之前,臉書早已盛行於阿根廷。

負責海外拓展的三十三歲西班牙人哈維耶‧奧利文(Javier Olivan)說:「這是繪製真實世界的圖像。」

奧利文負責主持創新規畫,邀請臉書用戶將這個微網誌翻譯成八十多種語文。其他網站及科技業者過去也曾發動自願者來從事部分工作。

這項工程可說是盛況空前,參與翻譯的用戶將近三十萬人。臉書不只鼓勵用戶翻譯網站上的部分內容,也允許其他用戶修飾這些譯文,或從多種翻譯版本中挑選出最適用者。

取代本土網站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臉書相繼在各國取代了其他社交網站的地位。

在英國,美國線上公司(AOL)當初以八點五億美元的高價,買下熱門社交網站Bebo,如今臉書已使Bebo變得無足輕重,也迫使AOL在兩年之後賠了大錢將Bebo脫手。在今年二月之前,StudiVZ一直是德國首屈一指的社交網站,如今也被臉書後來居上。

臉書甚至已能與網路搜尋龍頭Google旗下的印度社交網站Orkut互別苗頭。才不過一年前,Orkut在印度的用戶還比臉書多出一倍有餘,現在臉書已擁有兩千零九十萬用戶,超越了Orkut的一千九百九十萬。這一年來,臉書用戶數增長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九,Orkut只增長百分之十六。

亞洲仍有阻力

當然,臉書也不是處處都吃得開。它在中國大陸遭到封殺,在日本、南韓、俄羅斯等地的用戶也都不到一百萬人,落後於這些主要市場的本土社交網站。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七月數據顯示,臉書在亞太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僅有百分之十七。

臉書最近將一些最優秀的工程師送到東京的新辦公室,使他們得以就近改進搜索功能,讓日文的三種書寫體都能適用。在南韓,臉書也已經開始與網路營運者合作,以確保其提供的服務。

剛獲得《浮華世界》最有權勢百大人物榜首的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近日以他慣有的自信口吻表示,「幾乎可以掛保證」,臉書的全球用戶一定可以達到十億人。

顧問公司「測高儀集團」分析師耶利米‧歐陽說:「他們始終比其他社交網站更有創意,而且一定能夠持續成長。『無所不在』是臉書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到目前為止他們非常成功。」

威脅谷歌收入

臉書迅速竄起,最感憂心的莫過於Google了。臉書用戶進行無數連結,已使它成為驅策用戶悠遊網路的重要力量—這在過去向來是Google扮演的角色。

Google一直試圖打入網路社交領域,然而始終無法搖動臉書分毫。Google的收入來自廣告,臉書在這方面也已經對其構成了威脅。

「史巴克資本」創投公司(Spark Capital)對很多社交網站挹注資金,合夥人陶德‧達格芮斯表示,臉書對用戶知之甚詳,同時量身訂作廣告,對Google造成最嚴峻的挑戰。「只要網友進入臉書一秒鐘,臉書在他們面前打上一則廣告,就等於他們在Google上少待一秒鐘,Google也失去秀一則廣告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