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關押重量級人犯的「中國第一監獄」秦城監獄,文革時期部分監舍伙食比照部長級待遇,早餐牛奶、午晚餐兩菜一湯、餐後蘋果一樣不少。專門從北京飯店調來的廚師,還會提供被誤認為是「粉絲」的魚翅給人犯。
七十八歲的何殿奎,早在秦城監獄還稱做功德林監獄時就擔任管理員,退休時的職務是秦城監獄監管處處長,近日《中國新聞週刊》刊載了這位老人四十年來的監管歲月,也揭開了秦城監獄的神秘面紗。
從何殿奎的描述得知,秦城監獄二○四監房舖著地毯,床是沙發床,伙食是專門到北京東華門「高幹供應點」採購。其中飯後的蘋果還是剛從冷凍庫裡拿出來的,「拿出來時,蘋果還冒著氣兒呢!」
這些人犯可享受到一盒十二塊的固體飲料,一塊能沏一杯檸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兩種,「每天如此,即使在困難時期都一樣。」
何殿奎每天給他們送飯,每人一個四層的飯盒,分別裝米飯、兩道菜和一道湯,冬天用棉罩保溫。每個飯盒顏色都不同以示區分,一共十五份。
這十五人彼此不知道對方是誰,獄警也只知道編號,唯一知道他們身分的,除了領導,就只有何殿奎一個人。
何殿奎追憶了幾位人犯,例如當年情報界傳奇人物潘漢年、前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饒漱石以及曾是毛澤東「五大秘書」之首的陳伯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