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本月起實施手機實名制,也就是購買新手機門號需要登記身分證資料,實施數日以來,消費者發現北京業者實施得最徹底,其他如廣州、上海等地的零售商都以「未收到通知」為由,照樣出售「無名卡」。
在廣州市手機用品集散地陵園西路,不少顧客到零售店買卡前詢問「要不要登記身分證?」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店主說,買賣新門號要影印身分證「很麻煩」,可能會流失不少顧客,因此他們還是照賣「無名卡」。在上海的情形也類似,據了解,到營業廳補辦登記手續的市民寥寥無幾,而零售店也繼續出售「無名卡」。
電信業者表示,實名制只對長期使用一個門號的人沒有影響,甚至還有好處;若機主丟失手機卡或是需要辦理停話等業務,已登記身分證者可直接出示證件證實自己是「機主」,否則辦手續將會很麻煩。
據統計,大陸手機用戶超過七億人,其中三點二一億人是無登記身分的儲值卡用戶。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從本月一日起,購買新門號客戶須登記身分證,之前未登記者須在三年內在電訊商網站、營業廳補辦登記,一個身分證最多可登記十個號碼。
工信部指出,新措施是為防有人濫買多個號碼,用以發送垃圾簡訊或用作詐騙等不法用途;統計顯示,大陸手機用戶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簡訊十二條,百分之七十四點五的人收過詐欺類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