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 尋夢麗水街

陳怡蓁 |2010.08.31
761觀看次
字級

同樣是從大陸某一城鎮複製過來的街名,麗水街聽起來就是比延平南路、溫州街、金山南路等等美麗而引人遐思。

當然,我的說法是有偏見的,麗水街對於我,不只是一條街而已,它是我的尋夢園。

我在集集出生,在台中長大,但是自小每年夏天與哥哥一同被送上台北來跟著祖父母在麗水街老家過暑假。這與現在的小孩被送回鄉下度假恰好相反,我們是土包子逛大觀園,台北充滿了刺激與新奇,動物園、兒童遊樂園、博物館、總統府,一整條的書店街,只有台北才有的圓環小吃,整個暑假跟著姑姑叔叔到處玩,彷彿活在夢境中,回到台中夢醒了,擦著眼淚趕功課,還在回味麗水街的日子。

上了國中,我決定離開父母,到台北就讀金華國中,決戰競技場。於是麗水街不再只是度假勝地,成了我的家。告訴同學,「我家住在麗水街」,彷彿唱著「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歌,充滿了綺麗夢想。

麗水街只有短短的一段,狹窄多車,交會困難,與潮州街的交叉口經常發生車禍,「碰 !」一聲,大家都跑出來看,這是附近鄰居的日常娛樂之一,後來麗水街改為單行道,交叉口也安裝了大照鏡,車禍不再天天發生,鄰居見面的機會也少了許多。與金華街的交會處則住著彭孟緝將軍,深宅大院,四個角落站著衛兵,透著一股威權的神祕。當年的麗水街上大都是日式獨棟建築,住著許多省府官員。

上了大學,老宅被翻建成六層樓的公寓,祖父母與叔叔們各住一層樓。我和妹妹住六樓,初次享受獨居的自由,每個周末開派對,震天價響的熱門音樂,幾度惹來警察關切。那時代,大學生聚會是要申請報備的。

然後我出國留學,結婚生子,繞了一大圈又搬回麗水街創業。麵包店的老闆一眼認出我:「現在讀哪裡?」照相館裡還擺著我的畢業照當樣本。恍如隔世。我竟已從文藝少女變成資訊業的女主管。麗水街也從一小段延長到連接了和平東路與信義路,原來這邊維持單行道,新拓的那邊變成繁忙的商店街,門牌號碼都雙倍成長。

聞名全球的防毒軟體公司趨勢科技就在麗水街誕生了。一路快速成長,蔓延到金山南路,終於搬到敦化南路獨占一棟商業大樓。我的蹤跡遍全球,獨少麗水街。心底裡總有一股落寞,渴望著回到那條古老狹窄的街上,回到我童年的度假地,青春的熱舞場,創業的發源處。

於是當我起念要成立基金會時,便央請兄弟把麗水街老宅捐出來做為基地。如今寸土寸金的房產,化為護持心靈成長的園地,我要尋求的是不一樣的夢。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就這樣在麗水街成立,逐漸成長,十年來也占據了三層樓,還有網路上無限可能的虛擬空間。

我又回到尋夢園!每周刻意去巡視,彷彿回娘家。我是少數幸運的人,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中,仍然跟自己出生以來的舊居有著密切的聯繫。我珍惜這樣的傳承、珍惜麗水街上的每一件往事。但願保留這樣一塊心靈空間,繼續成長、轉化、繼續尋夢。

(本專欄隔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