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謝後,花芯會逐漸長大,當花筴成熟呈現透明狀時,輕輕一碰,花筴便彈開,滿滿的種子四處飛散。
俗家三歲的外甥帶著我發現這個祕密,第一次被彈開的花筴嚇了一跳,兩人哈哈大笑;自此,一向無意蒔花弄草的我,愛上尋找鳳仙花,彈開它的花筴,讓種子散播各處。尤其喜歡將種子撒在稀疏的花圃中,種子落到哪裡,便在那裡發芽、開花、結果。
花筴內的種子呈現咖啡色時,表示它已成熟;偶爾被我強迫壓開的種子還是青綠色,尚未成熟的種子,是無法繼續繁衍的,不知我是否揠苗助長。
檢視自己此一習慣,究竟是因為有趣,抑或是潛在的願心,希望佛法也如同鳳仙花種子般,遍灑世界每一個角落使然?我想,應是後者吧!
雖然還在學院學習,但仍有接觸群眾的機會。想想,來到面前的這些人,已經有了認識佛法的因緣,我該如何讓他們更進一步,升起對佛法的信心與歡喜呢?太積極,會讓人有壓力;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推他一把,助其一臂之力。方寸之間的拿捏,唯有透過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才能體會。
期望自己,不僅能在每一次的因緣裡學習與成長,更能在交會時的一個照面、一個微笑中,種下歡喜的種子,成為彼此得度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