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泥土黏人 要觀光不要水泥

妙雲(嘉縣大林/研究生) |2010.08.10
872觀看次
字級

為了維護花蓮的好山好水,縣長傅崐萁把中央的採礦案全數駁回,聲稱任內不可能通過任何採礦案,再度引起環保和經濟孰重的爭議。

依經濟部礦務局的說法,開礦權屬中央政府職掌,開採均依照礦業法嚴格規定,況且國內有水泥需求,不得不核發執照;但從傅縣長的立場來看,花蓮是美麗的天堂,是許多人嚮往的樂土,不該為了經濟利益,破壞大自然景色,山脈被挖成坑疤大洞後,再也無法復原,水泥產量一半是外銷,實無須開發東部資源。

經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開挖礦產無可厚非,環境生態卻是無可取代的,西部水泥業東移,造成花蓮地貌變化,破壞景觀與觀光品質,只為了屈就礦區存在,長久來說是得不償失。

去年澎湖公投反對博弈條款,決定以「陽光、沙灘、仙人掌」吸引觀光客,這是環保勝過經濟的事例。最近為了同樣議題,發生多起抗爭事件,例如竹南生醫區大埔農民抗爭、中科三期七星基地、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土地徵收及六輕火災、國光石化爭議等,都凸顯民眾追求生活品質的傾向,而營建署也宣布田寮洋不徵收、龍門村不遷。

花蓮的泥土會黏人,住過後就不想離開,沒有工業汙染、煙囪林立,空氣清新民情淳樸,適合旅遊、養老及慢活,嚴長壽也讚歎美景天成,發展觀光才是最佳途徑,值得政府思考。

瑞士有「世界公園」美譽,主要產業是旅遊、精密機械和金融業,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台灣有「福爾摩沙」之稱,花蓮被喻為「人間淨土」、台灣的後花園,以如此優良的條件,若能效法瑞士,以旅遊觀光為導向,經濟與環保兼顧,才是最好的政策。

妙雲(嘉縣大林/研究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