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為讓幼稚園與托兒所順利整合,提升幼托品質,教育部特別規畫「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草案,但研擬過程一直出現各界不同的聲音,為了解社會看法,教育部於昨天召開公聽會,傾聽民眾對幼兒教育的聲音。全國教師會並於會中提出五大訴求,最大目標是希望教育部能將幼兒園的入園年齡更改為三歲,而非草案規畫的兩歲,以保障幼兒能接受較完整的家庭教育。
台北縣教師會理事長邱漢強表示,為讓幼兒教育可以運作得更好,全國教師會也在公聽會中,向教育當局提出五大教育訴求,包括一、堅持幼兒園的入園年齡應為三歲;二、國家應對弱勢家庭幼兒負完全照顧責任;三、托育中心或幼兒園均應置專職廚工;四、堅持每班編制兩位老師,勿讓幼兒教育托兒化;五、反對幼稚教育高學費化。
理事長邱漢強說,目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草案最大的爭議點,在於草案規畫幼兒園入園年齡為兩歲至學齡前幼童,但站在教育的立場,全國教師會認為應將兩歲更改為三歲。
他表示,對三歲以前的幼兒而言,家庭教育的功能應該大於學校教育,若幼兒太早就入學,將可能導致幼兒無法接受完整家庭教育,影響未來身心人格的發展。
除此之外,邱漢強還強調,為避免幼兒教育也和高等教育一樣淪為教育商品化的犧牲者,全國教師會強烈建議教育當局應在收費條文中明訂主管機關得訂定收費之上限規定,以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而為了避免幼教品質向下沉淪、流於「托兒化」,教育部也應確保幼兒教育每班擁有兩位老師的編制員額,邱漢強表示,正因為幼兒年紀小,所以更需要足夠的師資人力來照護,才不會失去幼兒教育存在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