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東說西】相得益彰的中西故事

文/賈增妍 |2010.07.19
1028觀看次
字級

東西方民族有著相異的文學藝術,但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作品,卻有許多相似之處。中西文學中這種驚人的暗合現象,或許是有取材改編之疑,但也表明了不同地域的人類,具共同心理的客觀存在,以及相近的深層文化意蘊。

〈獅子、熊和好運的狐狸〉出自《伊索寓言》,獅子和熊結伴獵到了一頭小鹿,牠們都想多分到獵物,彼此廝打起來。當雙方打得筋疲力盡時,狐狸出來拎起小鹿走了。這則故事和〈鷸蚌相爭〉的故事寓意相似,在各種紛繁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農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一個農夫看到一條凍僵的蛇很可憐,就把蛇放在懷裡。蛇甦醒後,在農夫的胸口咬了一口,毒死了農夫。這則故事與〈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寓意相似,提醒惡人的本性不易改變,不能盲目行善。

〈擠牛奶的姑娘〉出自《伊索寓言》,小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裡往回家的路上走。她計畫用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買回三百個雞蛋,然後用這些雞蛋孵得二百五十隻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拿這些小雞到市場中去賣,賣雞的錢足夠買一條漂亮的新裙子。耶誕晚宴上,就穿上漂亮迷人的新裙子,當年輕的小夥子們向自己求婚時,要搖頭拒絕他們。想到這裡,姑娘真的搖起頭來,頭頂的牛奶傾倒在地上,她的美妙幻想也隨之消失。

明代江盈科《雪濤小說》也有一篇類似的故事。一個窮人撿到一個雞蛋,高興地對妻子說有家當了。窮人和妻子計畫,拿蛋借鄰家的雞來孵化,雛雞長大後生蛋,一個月可以得到十五隻雞。兩年內雞又生雞,可以得到三百隻雞,能換十兩銀子。用十兩銀子買五頭母牛,母牛又生小母牛,三年可以得到二十五頭牛,能換三百兩銀子。拿這些銀子放債,三年間可得到五百兩銀子。從中拿三分之二買田宅,拿三分之一買童僕小妾。妻子聽到丈夫想買小妾,憤然大怒,用手打碎雞蛋,說:「不要留下禍種!」

兩則故事都告訴人們,在計畫自己的事業時,應該切合實際,不能耽於幻想、想入非非,否則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灰姑娘〉出自《格林童話》,灰姑娘母親去世後,父親再娶,繼母帶來了兩個女兒。父親去世後,繼母只讓她穿舊褂,睡柴房,幹粗活。一次,王子要選王妃,在王宮舉行三天舞會,邀請全國年輕姑娘參加。灰姑娘在白鳥的幫助下,打扮得豔麗迷人。在舞會上,王子對她一見鍾情,一直陪著她。為了不讓繼母發現,灰姑娘每晚只好提前溜走。第三天王子讓人在樓梯上塗上柏油,灰姑娘左腳的舞鞋被黏在樓梯上。王子根據這隻舞鞋找到了灰姑娘,並和她舉行了隆重婚禮。

灰姑娘的故事常用來比喻處境淒涼,但心靈高尚,經過重重磨難,終於擺脫厄運的人。

比灰姑娘的故事差不多早一千年的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講了一個葉限的故事。葉限母親早死,深得父親疼愛。但在父親死後,葉限經常受到後母虐待。後來葉限得到一尾金色眼睛的金魚,飼養到池塘裡,只要葉限走到池邊,金魚就會浮上水面。一次後母穿上葉限的衣服,來到池邊,吃掉了金魚。正當葉限放聲大哭時,天仙降臨,告訴葉限只要把魚骨藏於家中,向它祈禱的願望都能實現。

一日,後母參與盛會,吩咐葉限在家守著果樹。葉限待後母遠去後,穿上翠綠色紗衣和金鞋子悄悄跟上。匆忙中葉限丟了一隻金鞋子,被路人拾到。路人把金鞋子帶到陀汗國售賣,國王得到金鞋子後,命令全國的婦人試穿,無一合適。國王派人到處搜查,最終找到金鞋的主人葉限。國王便和葉限帶著魚骨一同回國,並冊封葉限為王后。

二則故事相似度是不是很高?不過這也確實印證了人類共同心理的客觀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