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換個位子腦袋也跟著換」,情境不同,想法及作法當然也會跟著不同,不過,善用「同理心」,可以讓彼此的溝通更和諧。
最近在進修商業行銷的課程,其中有分組活動及作業,每組要各選一個「專案經理」和「執行祕書」。上過班且當過主管的,對於這種「差事」能躲就躲,因為搞不好,這個「專案經理」到最後,是「校長兼撞鐘」大小事全都得包,不過,本組的組長雖然沒當過經理,卻也勇於承擔責任,即使本組的作業是倒數第一名……。
在做分組作業的過程中,我及其他組員,深深的感受到「錯誤的決策和無能的主管,會累死一大堆部屬。」剛開始還進行得頗順利,可是組長覺得原來的主題,在期末報告時,大概不會受評審老師的青睞,所以獨排眾議,決定換個新主題從頭再來過。
這時,組員已經開始有怨言,有的擺爛,有的不來上課,還有的同學直接寫Email告訴大家要退出。
但組長不但沒有感受到大家的不滿,反而自作主張買一大堆道具,許多組員到了期末報告那天,才發覺原來自己還要花一筆錢。不過,大家心想,再怎麼不愉快,也就只要忍最後幾天了,仍勉強配合組長做作業,未料,最後一天,組長(專案經理)信心滿滿的報告,卻換來台下評審們無情的批判,以及最後一名的成績。
當我在台下看著台上的組長,面對評審們的批評,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時,我沒有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看待他,倒是回想起自己以前當主管時,有沒有部屬也這樣看待我,甚至等著我出糗呢?這時我反而開始同情起這位組長,沒有他的「鴨霸」,組員們可能無法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沒有他的「錯誤」,也許大家之後在工作中,不會小心翼翼的做決策;沒有他的「無能」,自己可能也不會去反省。
這次的經驗讓我學到,同理心,是幫助自己了解別人和反省自己最正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