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覺者佛陀

文與圖/杜荷 |2010.07.09
930觀看次
字級

「佛」是誰?坐在佛殿上的佛雕像是佛?或繪在畫卷上的佛像是佛?還是石窟中的雕像才是佛?每個人答案肯定不同,但你若決定踏上學佛之路,就要好好地認識「佛」,才不會迷迷糊糊的走偏了路。

佛,是佛陀的簡稱,為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是「覺者」,一位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一般人學習,講求專業,學識被框在一個區塊裡,即使博學也難盡知,更何況是浩瀚無涯的宇宙。

佛陀不僅遍知,還能洞悉眾生微細心識,與外境兩者間的關係,從中覺悟真理,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所帶來的痛苦。學佛就是學習佛陀的「覺性」,以這把鎖鑰開啟「自我的覺性」。

食譜裡的菜拍得再美味,也比不上親自吃上一口,覺悟過程亦如是。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在小說《流浪者之歌》裡描述,主角席特哈爾塔跋涉千里,終於見到活佛戈塔馬,於是留在僧團裡學習一段時間,有一天他突然向活佛說:「您說的法如此完美,卻有一個缺陷。」活佛不解,特哈爾塔解釋:那些真理,都是您自己透過思索、潛修所領悟到的,卻不是我親身經歷,最終不是我的法呀!

禪宗也有位趙州禪師,他八十歲了,仍無法參透,決定外出行腳,不知走破了多少雙草鞋,最後累了回到原點,竟然開悟了。很多人笑趙州禪師白走了,但想想如果他不走這麼一趟,同樣停在原點,也無能開悟啊!

體悟的歷程,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他化身過各種角色,嘗遍人間酸甜苦辣,才成就今日的釋迦牟尼佛。

佛陀就像老師教導著眾生,眾生卻把佛陀當成神燈裡的精靈,要求他變出財富、健康等等,結果變成連找不到工作也怪佛陀。月有陰晴圓缺,人生福禍相依,我們應該學習的是運用佛陀教導的覺性,面對生活中各種境界,才是真正地認識「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