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設計方案 親子溝通無礙

李祖翔 |2010.05.15
2953觀看次
字級

「一定要用電療嗎?」擁有多重障礙女兒梅梅的媽媽,過去面臨到醫師只能用精神重症者的治療方式,去穩定孩子的情緒與溝通困擾,看在媽媽眼裡,怎麼捨得?好在第一社福基金會成立的「第一行為工作室」,今天終於有穩定成效,梅梅的媽媽現在相信,只要有專家幫助家屬評估、設計親子相處方案,自己的家庭就有救!從此,她不會再因和小朋友難以溝通而發愁。

第一社福基金會注重智障孩子的人際相處與生活自理,圖為讓他們分享上課心得,刺激工作興趣。記者李祖翔攝 

中重度智能障礙併發自閉症、癲癇的梅梅已經二十七歲,卻不懂得說出心中想法,只要無法溝通就生氣地摔盤子,不滿意就打爸媽,甚至撞牆;無預警的攻擊行為讓她眼睛腫得像貢丸,左臂更留下無數傷痕。爸媽平常忙著工作,照顧梅梅已到心力交瘁的地步,求助無門時,只能聽從精神科醫師的建議,考慮用最嚴厲的電療法緩和情緒,那是用來控制精障重症者的。

有鑑心障者受到精障療法卻不見成效的「不對症下藥」情況,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了行為工作室,開辦全台巡迴講座,輔導社福機構的教保人員、社工,用正向增強的方式改善心障者的人際溝通和表達能力。工作室召集人郭色嬌表示,引導心障者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評估所需,設計方案,用改變環境取代改變個案;由於成效良好,服務範圍從原本的竹北以上轉為全台。

台北市社會局指出,舉凡入住合法立案機構的心障者,都能接受解決情緒困擾的設計方案服務,低收入戶全額補助,其他依經濟狀況補助。第一行為工作室總監賴美智說,未來將與醫院合作建立心智障礙精神科門診,讓心障者的父母「少走錯路、不再用錯治療法」。社福機構若需工作室指導,可免費申請,電話:(○二)二七二二四一三六轉分機八五一,網址:www.diyi.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