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變季流感 保健重於治療

魏杏林(雲縣北港/醫藥人員) |2010.05.11
725觀看次
字級

新流感疫情再拉警報,日前疾管局公布一名十五歲糖尿病少女,疑似罹患新流感身亡,接著國軍也爆發新流感群聚感染事件,但詭異的是,嘉義中坑營區自行統計不到十人感染,都已康復,而且指揮官澄清非新流感,可是疾管局卻指出有一百五十九人確診病例,兩者相差達十幾倍,究竟何者正確?讓人一頭霧水。

去年曾引發衛生與政治風暴的新流感,此番「捲土重來」,再度撩撥敏感神經。新流感疫苗安全性如何?雖然有專家背書兼「指證」,但劉小弟死亡陰影依然籠罩民眾心頭,因而「緩打潮」蔓延,民眾信心潰散,無形的耳光讓衛生官員與防疫專家灰頭土臉,更不堪的是,國外又爆出「新流感是藥廠炒作出來」的傳言,嚴重打擊衛生單位威信,大大影響防疫工作。

新流感嚴重嗎?平心而論,除非病毒株突變,否則若以感染人數造成的死亡案例比較,跟季流感其實沒兩樣;既然新流感可能會像季流感般「流行」,成了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那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

首先,大家仍然不能輕忽,民眾經由SARS、新流感等震撼,應當理解「保健重於治療」,然而「過與不及」是台灣人習性,看看疫情爆發當頭,大家神經緊繃、如臨大敵,甚至自己嚇自己,一旦警報解除,卻又事過境遷不關己,在防疫期間所「培養」的良好衛生習慣,隨之拋棄,勤洗手、染病或出入醫療院所要配戴口罩等是基本常識,能落實的寥寥無幾。

台灣健保一年支出高達四千多億元,衛生署應捫心自問,衛生教育這一區域究竟做了多少?

其次,眾所皆知,不論任何型態的流感,對慢性病患和重症病患,都構成極大威脅,要避免感染,施打疫苗是選項,只是現階段,慢性病患與重症患者對疫苗難免「戒慎恐懼」,如何化解病患疑慮,進而樂意接種,這是艱巨的任務,衛生署責無旁貸要擔負。

最後,特別要提的是,受緩打潮影響,新流感疫苗還剩下七百多萬劑,金額達二十多億元,而這些用不完的疫苗只有一年效期,衛生署應該想辦法「消化」或與藥商協商「降低」損失,才符合效益原則,否則,眼睜睜看著這些民脂民膏變成醫療廢棄物,衛生署就太對不起人民了。

魏杏林(雲縣北港/醫藥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