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五十多歲女性停經後,出現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問題,曾服降血脂藥兩年,但只要停藥超過一個月,血脂肪數值又攀升,改服活血化瘀類的中藥後,病情獲改善。
署立新竹醫院中醫師黃雪雅表示,活血化瘀類的中藥,能促進人體循環,加速代謝作用,可預防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中,是多數代謝症候群患者良藥。
黃雪雅說,這名女子因擔心長期服用降血脂藥有副作用,轉到中醫門診求治;她發現,患者舌質偏軟、舌色暗紅帶有瘀斑,脈象呈滑數脈,屬於痰濁血瘀體質,所以,用「血腑逐瘀湯」及「二陳湯」為主方,加上山楂、何首烏、丹參、田三七、黃耆等活血去瘀藥物調養。
患者服用三個月左右,常有的頭暈、肩膀痠痛症狀已解除,抽血檢查的數值,也逐漸正常,現在每三個月回診一次。
黃雪雅說,高脂血症在中醫多屬「痰濁」及「瘀血」,現代人飲食過油、過量,加上年紀大,腎氣漸衰,致痰濁內生,阻礙氣的運行,氣滯日久,便出現血瘀。
她說,「血腑逐瘀湯」含理氣藥及活血藥,適合少動或有瘀血體質的人;「二陳湯」主要去除體內過多代謝廢物,避免堆積。山楂、何首烏經研究,已證實有降低血脂肪作用,丹參、田三七、黃耆則能增加動脈血管管壁彈性,避免硬化,防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她呼籲中老年或女性過更年期後,都要注意血脂問題,「不是胖的人膽固醇才高」,不妨先控制飲食、規律運動,搭配中藥保養,就能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