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吃對食物 適應更年期

 |2010.05.03
47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嘉義訊】母親節將至,營養師提醒面臨更年期困擾的母親,應注意攝取適當營養,避免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生,安然度過讓人臉紅氣喘的更年期。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呂淑茵表示,更年期婦女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熱潮紅、心悸、盜汗、焦慮、倦怠、失眠、情緒不好,甚至易怒、鬱悶、恐慌等,有些人則容易皮膚乾燥搔癢。

她說,更年期的婦女,容易因為雌激素減少或缺乏,骨骼中的鈣容易攜出而引起骨質疏鬆;而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增加,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

更年期的過程與症狀因人而異,有些婦女會慢慢適應,有些則一直無法改善,造成身心困擾。如果自己的母親正值更年期,為人子女者,除了應體諒媽媽平日的辛勞之外,更要注意媽媽身體變化,適時關心問候,並提供適當營養的攝取。

呂淑茵指出,更年期婦女的飲食,可增加雌激素豐富的食物,例如黃豆製品、石榴、葛根、生豆芽類、葵花子芽與苜蓿芽等;此外再補充含鈣、鎂、B群的食物,食用綠色蔬菜、小麥胚芽、堅果等,有助穩定神經。

如果媽媽有喝茶或是咖啡的習慣,應該多加節制,因為咖啡因會造成骨質疏鬆,一天最好不要超過兩杯咖啡或四杯茶。

她說,雖然更年期的症狀很多,但是只要注意日常飲食的營養均衡,少油、少鹽、少糖、少咖啡因,多吃綠色蔬菜、堅果、黃豆類製品,就能快樂度過更年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