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在英屬印度洋領地的查戈斯群島(Chagos Islands)海域,成立全球最大的海洋自然保護區,禁止商業捕撈活動。這項決定讓海洋保育界人士振奮不已,但宣稱擁有島嶼主權的模里西斯及當年被迫遷離查戈斯的島民,則大為光火。
由五十五個小島組成的查戈斯群島,周遭海水純淨,當地的珊瑚礁得到保護,不像印度洋許多地區,珊瑚礁都因暖化而死亡。其他生物豐富多樣,包括黃鰭鮪魚、烏龜和椰子蟹,媲美澳洲的大堡礁,可說是「印度洋皇冠上的寶石」。
英國新設的生態保護區,面積廣達六十五萬平方公里,外長米利班表示,畫定該保護區之後,全球大洋保育面積增加了一倍。
環保人士對此感到欣慰,但模里西斯外長布雷爾則對英國單方的決定,提出正式抗議。查戈斯群島周遭海水純淨,當地的珊瑚礁得到保護,不像印度洋許多地區,珊瑚礁都因全球暖化而死亡。此外,查戈斯群島橫跨東西兩向的多股洋流,讓人燃起希望:查戈斯的珊瑚可分布到其他印度洋水域,重新繁殖群落,修補受損的珊瑚礁。儘管環保人士對此感到欣慰,但模里西斯外長布雷爾則對英國單方的決定,提出正式抗議。
查戈斯群島人口極少,才能成為罕見的海洋保育區,但這種現象係源自令人不悅的政治因素。一九六五年,英國政府驅逐約一千五百名島民至模里西斯,讓美軍在群島最大島迪耶戈加西亞興建軍事基地。
當年被逐出查戈斯的民眾表示,重視珊瑚礁及魚類更甚於人類,真的很不公平,「不准我們去捕魚,我們靠什麼維生」。此外,英國曾答應,一旦查戈斯群島不再有國防上的需求,將歸還給模里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