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間有福報 福報滿人間

 |2010.04.01
1646觀看次
字級

自二○○○年四月一日本報創刊,迄今滿十周年。在此期間我們全體同仁在人力、財力、設備與經驗俱缺的情形下,一方面謙卑學習,力求知識與技能之增進;一方面更務求物質之撙節,避免資源之浪費;使本報有今日之面貌。

第一個十年已逝,在未來的歲月,我們仍以戒慎恐懼的心情,如履薄冰的態度,奮力精進,以無負星雲大師創辦《人間福報》之初衷,佛光山僧信四眾之護持,與讀者諸君之支持與愛護。

一、屬性平等原則:世間一切悲劇類多源於膚色、種族、性別、階級、地域、國籍等的區隔。本報的報導、輿論,務求超越這種區分你我,造成隔閡的屬性因素,成為無我無隔的報紙,屬性平等是本報遵守之第一原則。

二、超越政治藩籬:當今社會之紛擾,政局之紊亂,經濟之衰退,族群之仇視,國際之孤立,兩岸之對立,種種導致社會發展阻滯,人民福祉蕩然之主要原因,即在於政治人物對意識形態的執著。本報立場公正不偏,沒有顏色,只有是非。

三、協力發展宗教:本報雖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所創辦,獲得佛光山僧信之鼎力護持;但並不自定為佛光山的報紙,亦不認為只是佛教界的報紙。而是對所有正信的宗教,一視同仁,平等尊重;與各宗教、各宗派協力度人濟世,成為共同的喉舌。

四、尊重人性人權:人權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著人類的努力創造而擴張其領域,增益其項目,豐富其內涵,提升其水準。只爭取本國、自身,而不顧他國、他人的人權,不是真正的人權。

人權固賴法律來保障,但法律只是人類行為的外在界限,只能規範何者不可為,不能促使人主動為善。人權之基礎本於人性,人性在於內在的修為即是道德。本報的言論原則本於道德,企能有助於人性的提升,人權之發展。

五、開拓國際視野:今日國內媒體最為人所詬病者,為視野褊狹缺乏國際觀。國際報業組織亦批評國內報紙只重國內,忽視國際;偏重政治消息,獨好社會新聞。易致讀者疏離於世界,枉自尊大,自覺優越,對於影響世界之大事,缺乏統整之看法,本報在這方面力求突破。

六、增進有益知識:報紙雖以新聞報導及評論事件為主要內容;但本報之主要特色即在於報導與評論新聞之外,更重視科學新知、環境生態、家庭婚姻、兒童與青少年、品格教育、歷史文化、書刊出版、文學與藝術等,多層面知識之介紹與推廣,以求有助於人文素養之增進,成為讀者終身學習之工具。

七、奉行三好金律:本報創辦人星雲大師畢生致力於推展人間佛教,倡行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本報之經營務求無違此三好原則。我們以無私濟眾之心,以促增人間福祉為念,經營、報導與評論;我們以真實誠懇之言,報導與評論世間之事,揭虛假,以實現真理;我們以純淨、簡樸、慈悲之行為推廣發行,舉辦活動,贊助團體,謀人間福報,能福報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