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挑戰人性底線

郭士榛 |2010.03.25
87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國際藝術節壓軸戲劇《哈姆雷特》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將在國家戲劇院登場。

導演托瑪斯‧歐斯特麥耶,二○○八年應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委託創作「多媒體暴力美學版」的《哈姆雷特》,大力改寫這齣莎士比亞經典悲劇,挑戰人性底線。

《哈姆雷特》是莎翁經典四大悲劇之一,以丹麥宮廷的權力鬥爭作縮影,劇中角色間的背叛、對人性的操弄等,都是用來維護權力的武器。善惡分明的哈姆雷特無法承受和對抗這些爾虞我詐的宮廷遊戲,最後深陷其中腐化墮落,甚至失去自我。

《哈姆雷特》原著莎士比亞建構二十多個角色,在這次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的搬演下,導演歐斯特麥耶,僅六位演員來詮釋,演員必須不斷更換角色,這樣的安排也可反映哈姆雷特逐漸對現實迷惘,而以偽裝來操弄現實及身分。

歐斯特麥耶表示,他所創作的《哈姆雷特》,是以「多媒體暴力美學」手法呈現衝突的肢體動作,新版《哈姆雷特》想強調的是「自我」概念。 歐斯特麥耶指出,讓演員帶著攝影機上台,演戲的同時,也不停拍攝對方。

在這混亂時代,他認為就如同莎士比亞的原著宗旨,不論是哈姆雷特或是看戲的觀眾,大家都在找真相,並從劇中投射「自我」。

導演托瑪斯‧歐斯特麥耶,二十八歲就主掌柏林德意志劇院的實驗劇場;被喻為劇場界的新一代天王、及新生代導演的翹楚,國際間屢獲大獎,三十一歲接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作品迄今不斷推陳出新,顛覆觀眾對劇場的印象。相關節目訊息請洽兩廳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