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販賣器官在菲律賓是違法行為,但還是有很多人為生活所迫,不惜「出賣腎臟」。首都馬尼拉灣附近的巴斯可(Baseco)就是著名的「賣腎小鎮」、「腎島」,官員估計這個人口五萬的小鎮中,至少有三千人曾賣掉一個腎。(圖/取自網路)
鎮長伊斯帕諾也承認:「其實早從一九七○年代起,這裡就已經開始有腎臟的買賣」。附近的卡拉瓦格、古馬卡、洛佩斯和薩里阿亞等鎮,也都有人賣腎。這些地方鎮民大多數是農民、三輪車夫、未受教育者和失業者,生活相當困苦。
最初除了菲律賓,中國、泰國、巴基斯坦等也都是非法買賣器官的市場,但這些國家先後採取嚴厲的限制措施,結果造成法令不周、執法不力的菲律賓,一躍成為非法買賣腎臟的熱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準則,供移植用的器官必須來自死者;活人器官捐獻者,須與接受者有基因或血緣關係。但是在菲律賓,大多數活人腎臟都移植給中東、歐美及日本的富裕外國人,每年約有五千名外國人到菲律賓尋找腎源,交易黑市因而日益猖獗。
菲國老百姓生活困苦,全國大約有兩千四百萬人一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而在黑市中,一個腎的價格大概一千七百到三千美元(約台幣五萬四千至九萬五千元)。
雖然扣除仲介及手術費用後,賣腎者最後實際到手的,很可能還不及一千美元(約台幣三萬兩千元),但對於這些窮人來說,已經是相當可觀的數字,所以賣腎者還是源源不絕,甚至小鎮巴斯還搏得「腎島」之名。
菲國社會福利部長卡布拉爾指出,單單在二○○八年,就有至少五百起外國人在菲國接受腎臟移植,這些案例表面上都偽裝成器官捐贈,實際上都牽涉金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