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六分鐘護一生」子宮頸癌篩檢今年邁入十六年,創下百分之五十四的抹片篩檢率,降低子宮頸癌。昨天衛生署和寶僑家品舉辦第一屆婦癌篩檢貢獻獎頒獎活動,感謝守護台灣婦女健康的第一線尖兵。
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十六年來,子宮頸癌抹片受檢率從百分之三十六,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四。許多基層衛生所及醫師等無名英雄的默默付出,挽救了不少女性性命,功不可沒。
獲最佳成就貢獻獎、中壢市衛生所主任邱于華是位女醫師,她在缺乏醫療資源和人口老化嚴重的桃園縣新屋鄉掃街,到宅提供抹片服務,抹片篩檢率提升近百分之十,轉任中壢市衛生所短短三個月內,完成兩千兩百四十七位婦女採檢,連續八年拿下抹片篩檢率冠軍。
她指出,在偏遠地區推動抹片篩檢時,經常被一些婦女開罵,說自己喪夫多年,要她檢查,就是懷疑她的貞節;也有許多人聽到抹片檢查,就面有難色,但該做的事就應堅持到底。
高雄縣桃源鄉衛生所獲得卓越貢獻獎,是護士騎著機車翻山越嶺拚出來的榮譽。全所奉行「三二一」政策,先由地段護士訪視個案三次,如未完成,護理長陪同地段護士訪視兩次,如果還是吃閉門羹,改由衛生所主任親自出馬,結果篩檢率一年提升三點六倍。
台南縣北門鄉衛生護士,看到長輩不識字又聽不懂國語,乾脆透過青蚵嫂等鄉民熟知人物,演出衛教短劇,並且地毯式掃街,讓魚塭的阿嬤勇敢踏進抹片檢查車,獲得創新貢獻獎。
另外,屏東縣泰武鄉組成假日服務隊,在原住民部落節慶時地毯式拜訪
;彰化縣員林鎮衛生所在孝親月發動兒童攻勢,小學生鼓勵家中媽媽或阿嬤做篩檢;高雄縣鼓山區衛生所把機車作宣傳車,聘請女婦產科醫師駐診及培訓社區子抹片關懷員。這三個衛生所都獲得婦癌篩檢貢獻獎。
楊志良、中研院士陳建仁指出,仍有一百三十萬婦女拒做抹片,希望為今年兩百零四萬個婦女接受篩檢的目標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