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有機肥加上發酵牛奶來栽培草莓,吸收更多鈣質,果粒和葉片光滑,能耐雨水和病害,長成的鮮果也更結實、Q甜。
農試所也陸續研發花芽分化技術來克服天候愈來愈熱、草莓植株多長枝葉少開花的問題,提升草莓鮮果品質。
春節前後,草莓像紅寶石一般晶瑩的長在田地上,不但嬌貴悅目,經濟價值也高,讓這兩年許多原本種稻的農民紛紛「改行」轉型種草莓。小農林錦源說,早期栽種品種只有「蜂香」,今年增加「香水」品種,果粒較小,顆粒大、香氣濃,存放時間較長,對天敵紅蜘蛛蟲害抵抗力也強。
傳統田間草莓種植,果實離地近又緊貼著塑膠覆蓋布,遇大雨,熟果容易腐爛發霉,近兩年技術改變後,高架草莓大為風行,全台面積已達五公頃,不但管理較易,反覆耕種後土壤酸化帶來高收成,也能改善土質、增加產量,凹槽內放置塊狀的椰子纖維,再鋪上土壤種植,椰纖每兩年更換一次即可以保持土質穩定。
林錦源說,試驗結果顯示,本土有機介質混合稻殼,較泥炭土與碳化稻殼組合,開花可提早三到六天,鮮果量每公頃提高百分之二十一,果實單粒重、長度、寬度及糖度都較佳,改種草莓高架只等觀念開通。
「吃對食物很重要,不同蔬果,養分不同,若能吃得自然、少農藥、少用人工添加物,就是健康的開始。」林錦源說,使用有機方式栽種草莓,調和光和益菌等八大益菌,加上氧氣等好資源,讓草莓生長得更健康美麗。
林錦源觀察到,採取有機磷、鉀肥料施肥的草莓,不必噴灑農藥也可以解決病蟲害問題,果實甜美好吃,以牛奶澆灌土壤更可以栽培出果粒碩大結實,甜度提高的品種,而且果粒和葉片光滑,能耐雨水和病害。
苗栗農友也在農試所輔導下,研發花芽分化技術來克服天候愈來愈熱、草莓植株多長枝葉少開花的問題,有的農友甚至能將園區草莓開花率提高到九成以上,品質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