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業族 以膠囊旅館為家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1.31
776觀看次
字級

現年四十歲的中西淳去年耶誕節失業。對他而言,雖然生活在大都市東京,但他的家只比一台倒臥的立式冰箱大不了多少,《紐約時報》日前的報導更悲情地用「棺材大小」描述中西在「膠囊旅館」的房間。(圖/取自網路)

房間 比棺材稍大

過去日本上班族晚上喝酒應酬錯過了末班電車,經常去投宿膠囊旅館。然而,現在這種日本特有的旅館,竟成了失業或打零工者的棲身之所,有的膠囊旅館高達三分之一房客是長期月租戶,失業族一住就是一年半載。

《紐約時報》報導,每個膠囊只有不到兩百公分長、一百五十公分寬,而且是上下鋪,根本無法站立。唯一吸引失業族或待業族的是,月租只要五萬九千日圓(約台幣兩萬元),又不需付押金和水電費,並有乾淨床單、公共浴室和三溫暖,比在東京租公寓還要划算。

根據《富比世》雜誌資料,東京是全球房租最貴的城市,一間普通兩房公寓的月租,就要四千七百三十七美元(約台幣十五萬元)。

沒有門 聲聲入耳

然而,膠囊旅館這樣的價碼也非人人住得起,還是有不少失業族顯得捉襟見肘,必須依靠打零工或拿出積蓄,才能在此棲身,勉強度日。

畢業於一所地方大學經濟系的中西,去年四月住進膠囊旅館,他說:「只能爬進去睡覺,必須要習慣。」當時他還在快遞公司當夜班,去年耶誕節回到失業大軍之後,不知道還能住多久。

膠囊裡只有一盞燈、一台附耳機的小電視、衣服掛勾、一張薄毯和一個枕頭;所有個人物品都放在置物櫃內。公共空間內有幾張舊長椅、用餐的地方和盥洗槽;到處都是菸味和監視攝影機。想要在膠囊一夜好眠也很不容易,膠囊沒有門,只有屏風,因此鄰居的咳嗽聲、鼾聲,聲聲入耳。

月租客 三分之一

「新宿五一○膠囊旅館」大約在二十年前開張時,住戶通常是下班應酬錯過最後一班電車的男人。

旅館經理說:「大概在兩年前,我們注意到有的客人一住就是幾星期或幾個月,今年旅館為住一個月以上的長期住戶降價,現在三百個膠囊中,有一百個是按月租。」

住膠囊旅館的不只是男人,也有女性,多半是從外地到東京找工作者。

政府表示,全日本約有一萬五千八百無家可歸的遊民,慈善團體估計應有更多,東京就有至少有一萬人,這還不包括「隱藏」的遊民,像是住膠囊旅館或是在二十四小時網咖、三溫暖過夜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