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許多縣市首長因發不出員工薪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向中央求救;而中央政府財政早已捉襟見肘,今年政府稅收短少金額創記錄,國家財政陷入空前的危機,不僅地方哭窮,中央更窮,老百姓更嘗苦果。國家財政寅吃卯糧,財政部事先未能正確掌握,事後也未能提出對策,實在辜負國人的付託。
雖然地方縣市年年喊窮,但今年的年關特別難過。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新竹縣長邱鏡淳被高達六十億元的財政缺口壓得喘不過氣,另如南投、苗栗、嘉義等縣市的財政也告急,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稅收短少的原因,除了金融海嘯導致景氣衰退之外,政府不當減稅是一大禍首,結果導致中央與地方都變窮了。
全國稅收短少的情形自去年下半年起每下愈況,不過財政單位卻不當一回事。去年六月,財政部預估全年稅收大約短少一千億元,去年九月則預估可能短少一千五百億元,最後稅收短少金額是二千六百五十二億元,其中,中央政府短少二千二百卅一億元。由於財政單位嚴重低估稅收短少的情形,強調不必辦理追加減預算,如今這麼大的資金缺口,透過移用前年度歲計賸餘或各部會節約支出來平衡,正好凸顯政府原先編列的預算,非常不精準,暗藏太多浪費與玄機。
面對稅收大減、政府債台高築的窘境,財政部向來喜歡比爛,讓國人有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這種愚民政策既鄉愿且落伍。事實上,台灣的公共債務法對公債的定義與國際不同調,把許多或有負債排除在外,使得呈現出來的數字低於歐美主要國家,但並不代表台灣的財政健全。最近天下雜誌針對一千大企業執行長所做的民調顯示,在財經首長的滿意度中,財長排名倒數第一,顯然民眾心中自有一把尺。
地方首長面對稅收大減的危機,向中央要錢,但中央也沒錢,最後只有大砍社會福利預算,受害的是處於弱勢的老百姓。以美國為例,全美財政問題最嚴重的加州,先前甚至因為年度預算案未順利過關,被迫發放借據應急,並且大砍許多有關老人與兒童的社會福利。加州的前車之鑑,財政部卻視而不見,不知警惕。
這波金融海嘯衝擊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美國政府負債也達到歷史新高,為紓解國庫壓力,歐巴馬決定自六月起對國際金融集團(AIG)、花旗與美國銀行等五十大金融業者開徵「金融危機責任費」,預估十年可以回收九百億美元。歐巴馬為緩解國庫的壓力,不惜向金融肥貓開刀,的確有相當大的勇氣,也顯示出他的智慧與正義感。
面對空前的財政危機,政府必須提出因應對策以改善問題,絕對不能再「自我感覺良好」,又把歐美日等國家的負債情形拿出來比爛。我們看到歐巴馬展現了魄力進行改革,也期盼馬總統領導下的財政部,拿出具體辦法來謀求因應財政危機的辦法,再拖下去,這些危機就會變成執政黨的危機,當然更是舉國上下共同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