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一再爆發打假球和簽賭案件,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主持棒球國是會議,提出振興棒球計畫,未來四年體委會和教育部將投入二十億元推展棒球運動。然而各界檢討時,卻發覺棒球真正的問題在於球員「光打球不念書」。「不念書」的確是台灣當前最全面性的問題。
光打球不念書有這麼嚴重嗎
?有些學校的青少棒隊球員,只要能打球,學科成績不好沒關係,甚至連「四則運算」、「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基本能力測驗」都沒能力應付,除了打球什麼都不會,「離開球場以後什麼都不是。」
書念得少,法律常識不夠,道德觀念也沒有,當然缺乏運動精神與人文素養。一旦有金錢或女色誘惑,十之八九難以抗拒而無法自拔,就是因為書讀得不多所致。難怪有教練要感嘆:「念書是打球之外,讓球員有機會謀生、判斷是非的方法。」
日本的運動員最重視禮儀和道德的養成,不論是劍道、跆拳道、合氣道、柔道,一定要尊師重道,對傳承、制度與該道的尊重。所以日本的球員絕少違法之舉,因為那是對師門及同道的侮辱。看日本棋士下棋,個個都像是志節高超的哲學家一樣,就是因為棋士在養成教育中,注入了對棋道、師道、哲理的涵養。最後把它當成藝術、當成人生的極致在追求。
任何行業,讀書是基本功,一個運動員沒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運動精神,球員自然容易打架、滋事、偷竊、耍大牌;最後當然會幹下簽賭、打假球的事來!
職棒簽賭的根源也不能全怪球員「不念書只打球」,整個社會的讀書風氣已經大為低落
;根據統計,全台三百多個鄉鎮市至少有一百二十個鄉鎮已經沒有書店了。很多書店都無法經營而關門,好一點的掛個書店招牌只賣文具不賣書了。網路興起,以網購取代買書固然是書店關門的原因,然而書香風氣的沒落才是主因。
三十多年前,有學者提倡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許多家庭把酒櫃改成書櫃,有些咖啡廳也改裝成閱覽室的形式,學校獎勵改為圖書禮券,也成立許多讀書會,一時之間,書香成風,好不雅致。
曾幾何時,政治敗壞,連年選舉,政治人物為了勝選不擇手段;年輕人高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形成了一個「不讀書」的社會。
職棒簽賭案不只是違法球員的恥辱,也是整個社會墮落的象徵,社會向善的力量無法提升,是因為大家不讀書,要改造社會只有從讀書風氣整頓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