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山民電廠」(Mountaineer Plant)日前啟用一套全球規模最大的捕碳設備,成為美國第一座利用此設備減少碳排放的燃煤電廠,若這套先進設備運轉效果良好,將有助維持燃煤火力發電業的繼續生存。
這套設備是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 SA)設計生產,利用冷凍氨在二氧化碳離開煙囪前,將其捕獲形成碳酸氫氨(ammonium bicarbonate),之後再將二氧化碳抽離液化,並埋入地下約二千一百公尺深的含水層(aquifer)。至於冷凍氨則可再循環利用。
迄今最大 放眼中印
這套捕碳設備號稱是迄今燃煤電廠使用的最大設備,不過每年只能捕捉十萬立方公噸二氧化碳,占山民電廠排放量約百分之一點五。但阿爾斯通公司表示,同樣的設備還可以放大規模,並安裝在任何現代燃煤電廠。隸屬美國電力公司(AEP)的山民電廠,每年碳排放量約七百萬立方公噸。
阿爾斯通公司希望,在二○一五年推出規模夠大的商業運轉捕碳設備,能充分處理發電量兩百五十百萬瓦(MWp)電廠的碳排放,並將眼光放在成長迅速的中國和印度市場。該公司電力部門總裁裘伯特說,全球電廠到二○三○年將增加一倍,多數是燃煤發電,且多設立於亞洲。
環保團體 質疑安全
燃煤電廠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被視為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之一。西維吉尼亞州長曼勤說,「煤」多年來遭到醜化,但藉由這項捕碳技術,煤可繼續成為能源版圖的一部分。
不過,環保團體則認為,捕碳技術只是延長燃煤發電業的壽命,到頭來還是會造成環境損害。「山巒協會」(Sierra Club)警告,將液態二氧化碳大量注入含水層,可能導致地震活動增加,也可能影響當地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