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氣候變遷而有滅頂危機的馬爾地夫,前天召開前所未有的海底內閣會議,受到全球矚目。總統納希德率先下海,副總統與十二位部長跟著躍入印度洋,在全國電視台現場播出的畫面中,納希德等人於海下六公尺處,坐在排成馬蹄形的會議桌上,通過一項決議,呼籲全球對減碳排放採取行動。在水中,納希德等人以手語溝通,在印有決議文的一個白板上,以防水簽字筆簽名。
若全球暖化持續惡化,本世紀末馬爾地夫將因海平面上升而滅頂。納希德因此在重回陸地時,呼籲國際社會十二月於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峰會時,務必就減碳問題達成協議,否則該國可能遷往印度或斯里蘭卡,澳洲也在考慮之列。
最近地球上首度有住人的小島因海平面上升而永遠淹沒。印度加爾各達賈達珀大學專家發現,印度恆河三角洲南部本有上萬居民的羅哈恰拉島已從衛星照片上消失,這個小島已被海水淹沒。
看到馬爾地夫,可見在全球暖化影響下,人類能因應的時間不多了,二○二○年至二○三七年的夏天,北極冰河消融狀況將是關鍵。全球現在必須建立共同社區,共同分擔責任的觀念。但是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倍速成長百分之一百一十一,是全球成長值的四倍;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高雄市每人每年排放三十四點七噸,是世界平均值的八倍,也是全世界均排放量第一高的城市。導致百年來,台灣平均溫度增加了一點三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增加將近二度。
也就是說我們快成為全球公敵,而且會自食惡果。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提醒,台灣沿海所有海平面標高五公尺以下的地區都不適合居住,以西部沿海縣市首當其衝;此外,若海平面上升情形持續惡化,大台北地區也有可能變成內陸湖。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范光龍已提出數據,顯示台灣附近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零點三二公分,幾近全球平均值零點一八公分的一倍。
佛家有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星雲大師也強調:「你可以不相信宗教,但是你絕對要相信因果。」「因果報應」就像一個人欠了債就一定要償還;我們只要造了業,就一定要受果報。所以要消業,當業報受盡,自然無債一身輕。我們身為地球的一分子,現在不僅不消業,還不斷的造業,台灣與馬爾地夫一樣都是島,面臨的威脅特別嚴重,如何一起來減碳,不單是政府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的任務。
今年,我國不推動加入聯合國,而改採加入周邊專業組織,第一個努力推動的目標是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但是我們想成為成員,就要先有行動才行。聯合國已警告碳排放量必須在二○一五年前停止上升,二○二五年開始下降,達成這個願景很難,卻無法逃避,政府與民間都要有這樣的警覺與認知,否則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