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廚房】 書裡的蘆筍田

歐銀釧 |2009.10.06
1462觀看次
字級

住在城市的公寓,好像住在一個格子裡。小小的屋子,廚房不只是我烹調煮食的地方,也是我讀書寫作的所在。

我在廚房旁邊的一張餐桌上讀書、寫稿,書架和廚房中間隔著一個藍色的調味料置放架。

很多時候,我大都是以煮和燉的方式調理食物,大多都是簡單的飲食。偶而有朋友來訪,才會特別多做些母親傳授的菜餚。

有一回,一位朋友從我書架上借走《蘇東坡傳》。一星期後,她說:「你的書很香,有花生的味道。難不成蘇東坡也愛吃花生

?」啊!那是有個冬天,我在廚房裡熬湯,利用等待的時間,邊剝花生邊讀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沒想到花生味一直留在書頁裡。

有位鄰居借了幾本書之後,有一天神秘的告訴我,她讀黛安‧艾克曼的《鯨背月色》時,聞到蘆筍的味道,她說:「美國作家黛安的作品,文字如詩,融合歷史人文科學,讀來有如開啟山林與海洋之窗,心裡隨著她旅行去了。可是,那書裡的一排文字忽然之間成了蘆筍田,飄著一種香味,好奇怪噢!黛安‧艾克曼沒提到蘆筍啊!」

像遙遠的夢境,我想起來了,可能是好些個夏日,我迷上蘆筍,常常在滾水裡←燙蘆筍,一會兒就起鍋,嫩綠的一大盤,加些橄欖油和海鹽,略拌一下,配著糙米飯,美味無比。母親以前最愛清炒這道菜,她說,青翠的蘆筍,味甘柔嫩,難得的佳餚,農人趁著晨光還弱的時候,收割夜裡剛冒出土的蘆筍,他們和時間賽跑,因為蘆筍尖端生長力很快,一見陽光,蘆筍就努力生長,很快就會老了,吃起來口感就比較差,甚至嚼不爛。

有位高中同學讀著布魯斯‧查特文的《歌之版圖》,絕版的中文版。那是我的珍藏書,絕不外借,禁不起他再三懇求,勉強外借一星期。返還時,他笑著說:「在第七十九頁發現磨碎的黑胡椒。你還在最後一句話『澳洲炫目的陽光,讓人反而思慕黑夜。』畫上了線。」是噢!曾經有一天我將起鍋的麵條端上桌,輕輕轉動著調味器,灑上黑胡椒。

還有位學生接到我送給她的書之後,下課突然跑來說:「這本書很餓,裡面有吐司麵包屑。」呀!那是我的壞習慣,常常在廚房裡喝咖啡配吐司,剛烤的吐司麵包香脆可口,有時就這麼落在書裡。那段時間,我常翻讀的是《姆米谷的冬天》,沉醉於童話作家朵貝‧楊笙的奇幻旅程。姆米谷的冬日,許多動物都進入冬眠狀態,只有姆米托魯輾輾反側,無法入睡,展開了冒險之旅。

廚房的窗口有著好風景,有時看見月亮,有時也見著星星。最難忘的是,有一天,我在廚房切西瓜,近午時分的陽光照進來,照在紅色的西瓜上,是一道光,像花朵般綻放。

現在,香氣從烤箱傳出。今晚,我烤了一片吐司麵包,配一杯鮮奶和月光,寧靜的夜晚。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