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到:寫了這麼多年給孩子看的書,有什麼深刻感觸?曹文軒歡喜的說:「寫這種書很養人,會很感動;我覺得一個人,能經常感動,是保持優良生命狀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在兒童文學創作中的不斷探索,曹文軒收獲的不僅僅是作品,曹文軒一語道出了自己多年來最深刻的感觸。
一九八五年在貴州的全國兒童文學創作會上,文軒曾經提出非常多前衛的文學觀念,他說:「兒童文學是文學,不是別的,他指能根據生活,塑造出一具具活著的形象,而不能強行他成為教育的工具。」
富有想像力的曹文軒在創作《大王書》時,力圖尋找到「原初幻想」,希望傳達出它的魅力。他認為幻想是有品質差異的,有好幻想、壞幻想,幻想有價值高低之分;而人類的真正幻想是在初民時代,「我在寫《大王書》時,通過人類學專家的研究與考古,認真體會先民式的幻想和體驗」。
「我歷來認為我不是一個特別合格意義上的兒童文學作家」。在談到他的兒童文學創作時,曹文軒說自己不完全是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因為首先我還有一大批作品是純粹意義的傳統文學作品。」
他認為文學與門類無關,自己只是寫了一些小孩也能看的作品。所以有人問他是不是寫純粹意義上的兒童文學作品,他並不是很在意。「只要小孩喜歡看就可以了,至于說它究竟是什麼則無關緊要。」
兒童看的書不等於是兒童文學。曹文軒認為「好的作品」有兩種,一種是用來打精神底子的,一種是打好底子之後才看的。當下的情況是打精神底子的書小孩沒有看,把該打好底子最後再看的書用來打底子了。比如《紅樓夢》、魯迅的書肯定是應該看的,是我們閱讀裏頭的打底子的類型。曹文軒認為,經典的圖畫書就是能給孩子打下「精神底子」的書,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
對於當前兒童文學格局曹文軒認為並不是非常理想,有一點不平衡,就是說現在廣泛流行的作品,不外乎就是老小孩覺得好玩、有趣、幽默這樣一些作品;當然對這些作品我們不應貶低,因為它的存在甚至受歡迎也是合理的。問題在於這一類作品把其他另外一些形態的、另外一些格調的作品的生存空間給打壓掉了,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