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昨舉行《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新書發表會。這場盛會不但會場擠滿了數百名熱情的讀書,還有星雲大師的摯友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等眾多貴賓與會,莫不對星雲大師的貢獻表示讚揚。
星雲大師生逢社會巨變的大時代,度過貧困艱苦、戰亂流離,親嘗佛門棒喝,政治迫害;雖然飽經憂患,受盡挫折、誤解毀謗,卻以其先天秉賦與後天修為,養成為有「過人領悟力、敏銳洞察力、強烈說服力、堅毅執行力、巨大擴散力、無私生命力」的宗教領袖。
天下文化事業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在主持這場新書發表會時,表示「星雲大師是一位果斷的、身體力行的宗教改革家,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創意大師,一位博愛的、提供知識的教育家」,確非溢美之詞。
星雲大師由人間佛教出發,手訂佛光山四大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並集結眾人之力開創佛光山成功融合現代與傳統,並發展為世界性與全方位的佛教教團。星雲大師曾力排眾議,首開佛教現代化、通俗化講座的先河,並將佛教傳統的講經活動由寺廟帶入國家殿堂及國際舞台。佛光山在海內外遍布五大洲的三十三個國家或地區,先後創建了兩百多座道場,設立三所大學和電視、報紙、出版、教育、慈善事業。
單國璽樞機主教在致詞時盛讚他的這位老友,不單是佛教界的領袖,也是所有正信宗教的偉人,他志在八方,胸懷天下,正如他的法號星雲,是宇宙的初始,廣大深厚、浩瀚無際。
星雲大師以無私無我,將永恆不變的真理,傳遞給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時刻變化的人群。在弘揚佛法時所宣講或著述的內容,及其所創辦的事業,之所以能為現代人接受、了解、支持,主要在於其對世事的洞明,對人的體諒,以愛心、耐心、同理心與群眾接觸,也就是能以「人,與我一樣的人」這個開頭的想法為起點。
柴松林教授歸納星雲大師過往八十年歲月,除對佛教弘揚的貢獻外,最為人所稱道的,主要者有五。
一是以身作則:躬親示範之餘更鼓勵人各自規畫自己成聖成賢的法門,樹立一種前未之見的為人處世新典範。
二是道德勇氣:以其偉大的人格,深厚的人文精神、遠大的眼光和剛毅的勇氣,正如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實踐者。當國命民脈面臨危急存亡時刻,必能挺身而出,提出箴言,引領方向,指點迷津。
三是佛法西傳:佛教發展迄今逾兩千五百餘年,能涉崇山峻嶺、沙漠荒野傳布東土,卻未能向鄰近的中亞、歐洲西進。真正能使「佛法長流五大洲」的當推星雲大師為第一人。
四是眾教協力:自古以來雖同為正信的宗教,非但不相往來,甚且彼此抵制,互相攻擊。星雲大師對東西方各大宗教皆能包容尊重,與主要宗教領袖友誼深厚,相約協力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共同奮鬥。
五是無私傳承:向來僧伽道場皆師徒相繼,未有傳位規制,星雲大師於一九八五年當其開創之基業發展至相當之規模,其貢獻並為世所肯定時,乃自創民主的選賢任期制度,自己退位為佛教永久的義工,為佛光山奠定永世之根基;此種光明磊落,無私忘我,為佛教傳承建立可大可久的宏規,最能凸顯其人格之崇高,堪稱創格完人。
《雲水日月》一書之出版,非僅為出版界之盛事,同時亦為國人擇選一位可為典範的人物,謹祈求發揚星雲大師的精神,護佑世人發慈悲心,營造友愛社會共享和平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