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腎功能不佳者碰水要留意;精神功能障礙的人,喝水過量,可能引起水中毒,醫師提醒,並非所有人都是「水喝越多越好」。
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盧國城表示,當人體一次喝下過量水分時,血液中的鹽分遭到稀釋,造成細胞內外的電解質濃度不平衡,導致低血鈉症,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腦壓上升導致腦中樞混亂,甚至有性命危險。
一般常人要喝水喝到水中毒應該不太容易,但是精神功能障礙者,因為無法控制;心、肝、腎功能異常的病患,因為體內水分平衡機制無法正常作用,水分無法經尿液排出而不斷累積,以致成為水中毒高危險群,這些高危險群的適當飲水量,最好還是由醫師加以評估。
另外,劇烈運動後短時間大量飲水,也可能引起水中毒,盧國城建議,從事激烈運動最好不要等到口渴在喝水,也不要在運動前一次喝太多水,應該運動前後都適量補充水分。
腎臟科門診當中,除了解決喝水喝太多的問題,也包含喝水喝太少的。有些上班女性因為怕常跑廁所,或是一些幼教老師無法經常如廁而少喝水,導致排尿次數較少,讓尿液沖刷膀胱的次數減少,形成健康隱憂。
盧國城指出,此舉容易讓泌尿系統感染,甚至讓腎臟發炎,反覆感染下來,腎臟不斷出現疤痕,讓腎臟逐漸萎縮,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是造成日後洗腎的遠因,可見,水千萬不能不喝或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