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美國在阿富汗領導的反恐戰爭進入第八年。四千名駐阿美軍日前對南部的塔利班組織發動「彎刀攻擊」,此項大規模戰爭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執政以來的首次此類行動,攸關其阿富汗新戰略是否奏效。(上圖為美軍走在罌粟田內,圖/路透)
游擊作戰 聯軍頭大
這幾年來,阿富汗戰場上大小戰鬥從未停歇,但效果卻令人尷尬:發動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的元兇賓拉丹,至今還逍遙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賓拉丹的「好哥兒們」—為他提供庇護的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正在阿富汗各個角落發動一波又一波的血腥攻擊……
儘管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不斷增加兵力,但阿國當地的暴力攻擊事件並未大幅減少。隨著下月二十日總統大選的逼近,國內安全形勢也急劇惡化。僅六月第一周,就發生四百多起自殺攻擊事件,達到自二○○一年塔利班政權倒台以來的最高數量。
塔利班目前採取「鄉村戰術」及「游擊戰術」,維持其能力並與聯軍抗衡。他們與當地百姓混在一起,使用「敵進我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戰術與聯軍周旋;不與聯軍正面交鋒,而是大量使用路邊炸彈和汽車炸彈襲擊的方式,造成聯軍傷亡,令聯軍十分頭疼。
美軍調度 駐守前線
面對塔利班的游擊戰術,美軍不得不調整其作戰方針。過去,每次執行完任務後就可回後方營地;如今,美軍將長期駐守在塔利班活動頻繁地區的第一線,但也增加了美軍傷亡的風險。
美軍的戰術轉變還包括避免平民傷亡,爭取民心。美軍發言人裴里提爾表示,此次行動的目的不僅在剿滅塔利班武裝份子,而且還在贏得當地民心,「我們不擔心塔利班組織,我們的焦點不在他們身上」。
目前,阿富汗平民對聯軍的反感情緒不斷蔓延,認為他們不但沒有帶來和平,反而造成大量傷亡。
駐阿美軍和北約部隊最高指揮官麥基爾南今年五月被撤換,媒體推測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軍在阿富汗西部的一次轟炸造成一百多名平民死亡。
暫停掃毒 輔導農民
此外,在對阿富汗的禁毒政策上,美軍戰略也出現顯著變化。
美國負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問題的特使郝爾布魯克表示,美國將改變在阿富汗的禁毒措施,逐步停止根除罌粟的行動。
阿富汗的鴉片以海曼德省為主要產地,產量占了阿國總產量的一半,而鴉片買賣正是支撐塔利班組織的命脈。
美國為切斷此經濟來源,二○○一年推翻塔利班政權後,即致力根除罌粟。但塔利班的活動不但未因此受到影響,農民反而為了鴉片的收益更加支持塔利班。
根據歐巴馬提出的阿富汗新戰略,美軍將先攻下塔利班組織操控的農村地區,然後設法與當地居民接觸,利用根除罌粟行動節省下來的經費,輔導當地農民、協助其開發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