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最近在網路被公布為大陸演講費最高者之一,依據的是去年某省為期兩天的論壇上,扣除其他費用後,郎咸平實拿十二萬元人民幣(六十萬台幣)的演講費。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郎咸平等許多經濟學家在大陸市場更加供不應求。「大家都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想從他們那裡獲得仙丹妙藥」。
脫潁而出 另類譗台灣之光豃
很多台灣人對郎咸平十分陌生,他是一九五六年出生在桃園,建國中學、東海大學經濟系、台大經濟研究所畢業,赴美獲得賓州華頓商學院博士。他少年時代是街頭小霸王,大學畢業後曾在台灣財經媒體工作兩年,最後移居和任教香港中文大學,六年前進軍大陸。他以「講真話」闖出名號,並在眾多大陸財經專家中脫穎而出,成了大陸小股民的保護者,也算是「台灣之光」。
郎咸平是金融學術界公司治理方面的高級學者;他一九九○年的金融論文引用率名列世界第一;郎咸平一生致力於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護小股民權益的課題,曾擔任世界銀行公司治理顧問、現任深交所公司治理顧問、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局公司治理項目顧問。
保護股民 推廣集體訴訟
近年來在大陸股市極力推廣辯方舉證、集體訴訟等措施,以保護小股東的正當權益。
聽過郎咸平的演講,都會被他生動的演講方式所吸引,再複雜的經濟學理論或財務報表、統計資料,他都能用最淺顯的比喻把枯燥無味的數據活潑化、生活化。他的語氣堅定、信心十足,很能掌握氣氛,再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常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他每到一地的演講,就像明星一樣,演講完,粉絲搶著與他合照、簽名,順便問股市明牌、房市走向。
郎咸平初到大陸時,抨擊大陸國企民營化是賤賣國產,引發軒然大波,惹得一堆國企負責人要控告他。他直言不諱的口吻在官腔官調充斥的大陸,被視為異類,但也為他贏來聲譽,被稱為「郎旋風」。
得罪當道 財經論壇停播
二○○四年,郎咸平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財經郎閑評」財經論壇,收視率極高,結果卻被停播,官方理由是「郎咸平的台灣版普通話,無法達到中國國家標準」。
但熟悉內情者都知,他是抨擊上海當局,得罪時任市委書記的陳良宇才遭到停播。陳良宇後來入獄丟官,似乎也印證他當年的抨擊內容並非無的放矢。
郎咸平的演講價碼被公開後,有大陸記者向他求證,郎咸平的助理張琳承認,經濟危機後專家身價和以前不一樣了。張琳稱,經濟專家的「課酬」基本上是公開的,但收入的高低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包括邀請者的性質(政府、學校還是公司)、目的(公益、還是營利)。
記者歷練 與媒體淵源深
如今的郎咸平已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據他身邊的人說,朗教授是很樂於跟記者打交道的。聆聽郎咸平的經歷,你也會發現,早在讀碩士期間,他便與媒體結下了淵源。
大學畢業後,郎咸平順利地考上了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所第二年,郎咸平的同學鄭家鐘在《工商時報》做記者,他把郎咸平也介紹到了報社當金融記者。
「當記者對我是一個很好的歷練。那麼年輕的記者,才二十三歲,接觸到的都是部長級以上的人物。我是金融記者,很早就看到官場上的是是非非。很有意思,研究所出來後,因為找不到事,我又回鍋當記者去了,整天跑新聞。」
一九九四年,郎咸平抵港,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從此,郎咸平由一名亞洲與中國經濟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
二○○二年底,郎咸平在香港立法局與眾投資銀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演譯了一場「孤獨學者舌戰世界十大投行」的壯舉,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