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以色列總理、右派政府領導人納坦雅胡,日前首度公開發表以巴和談的重要政策,表示以色列將「有條件」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國家。
屯墾區爭議 以毫不讓步
各界都認為,這篇演說是納坦雅胡回應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的中東政策演說,並特地選在右派大本營巴伊蘭大學發表。他給了美國想要的:接受巴勒斯坦建國,但有附帶條件:(一)一個「無武裝」的巴勒斯坦國,(二)禁止巴勒斯坦難民的回還,(三)完整的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四)巴勒斯坦人必須承認以色列國。
至於歐巴馬呼籲以色列,暫停在約旦河西岸興建屯墾區的活動,納坦雅胡表示,以色列將不會在約旦河西岸建設新的猶太屯墾區袃,但現有屯墾區將被允許「自然增長」。
這項表態受到美國和歐盟的一致讚揚,但巴勒斯坦人及阿拉伯世界依然大表反感。巴勒斯坦政府即時表達了拒絕接受的立場,他們認為,以色列已經關閉了巴人談判「永久地位」問題的大門;激進的哈瑪斯組織更指責以色列種族歧視,並呼籲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強烈反對有關建議。
承認猶太國 難民返鄉難
此外,多年來居中斡旋巴以和談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也表示,納坦雅胡的演說使得中東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將會扼殺中東和平的希望。
一般而言,對於解除武裝,巴勒斯坦人領袖並沒有太強烈的意見,他們最無法接受的是「承認以色列是猶太國家」。一旦承認以色列是一個猶太國家,不但將否認以色列境內兩成非猶太人的存在,也剝奪了一九四八年中東戰爭造成的巴勒斯坦難民,重返位於今日以色列境內故土的權利。同時,巴勒斯坦也要求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建國。
早在一九九三年的「奧斯陸協議」衾中,巴勒斯坦人就承認以色列是一個國家,卻始終拒絕承認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國家」,就是基於同樣的原因。
以國新表態 無實質新意
一位長期持反對立場的右派領導人,現在能提出「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國」的說法,對中東長期無解的情勢來說,未必不是好的發展。但回顧歷史,美國、聯合國、歐盟以及俄羅斯,在二○○三年簽訂「中東和平路線圖」衴的時候,以色列早就同意凍結屯墾區。
分析指出,從以上兩點來看,納坦雅胡現在所提出的說法,並沒有實質的新意。尤其是納坦雅胡並未承諾要凍結猶太屯墾區的興建,而屯墾區問題卻是巴勒斯坦人所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