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家3兄弟 打造餐飲新天地

梅鯤生輯 |2009.06.14
1440觀看次
字級



安利中國觀光團,三至五月來台,每團都在一千五百人上下,盛大的主題晚宴不但租下台中水湳機場廢機棚的超大場地,一百五十桌更規定要在五十七分鐘內上完十二道菜。餵飽數千名食客,其幕後的功臣正是新天地餐飲集團歐家三兄弟歐敏卿、歐敏輝及歐敏雄的心血力作。

57分鐘 上完12道菜

六十四年歷史的新天地餐廳,是中台灣最有名的「辦桌大王」,成功的因素就是「又老又新」。

新天地董事長歐敏輝說,大鍋快炒一次也才四、五桌的量,從頭煮到尾要花一個小時,如何一次讓一千五百人都吃到,而且要品質一致,全靠「廚房工廠化」的策略。

新天地很早以前就將烹調技術標準化,該公司編印上百本標準作業書(SOP),從採購到最後收拾場地,全都有「秘笈」,這全是六十多年累積出來的經驗。

專業分工 按表操課

為了快速出菜,新天地採取的是「拆解」策略。從洗菜到煎、煮、炒、炸,由不同的廚師分別處理,每人負責一小部分。四百名員工中,專業廚師超過二百七十個。廚師都是專業分工,在做菜前的空檔,大家就先製作半成品。密切的分工加上流程的搭配,再大的場合、一百多名廚師也能整齊作業,菜更不會「漏氣」。

歐敏輝舉例說,一道十人份的「生菜帶子鬆」作業時間六分鐘,要挑西生菜內層才有新鮮口感,帶子過油不可超過八十度,餐飲標準書寫得密密麻麻。有了這本秘笈,就算是白痴,也能做出大廚口味。

不讓某個廚師掐著脖子

此外,餐飲業最重要的廚藝管理,也沒有難倒製造業出身的總經理許景明。「我們有一套餐飲製作標準書,就像食譜一樣。」許景明指出,每道菜的主、副原料、器具及裝飾要用那一種,色香味器形都要做到標準化。為了不讓廚藝只集中在某幾個廚師身上,許景明把廚房的生產單位裁得很細,依烹調方式和食物類別分成:冷部(冷食)、鼎部(用鼎烹煮的)、烤部、蒸部、湯部、點心部及素食部,目的是不讓某個廚師掐著脖子,他一離開,口味就跟著跑掉。許景明指出,新天地常有料理教學,而且一年會派四批廚師到國外學廚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