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30課】宿世業報

星雲大師 |2009.05.16
499觀看次
字級

表面上布施是給了別人,其實是給了自己。所以星雲大師說:「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以世間法來說,「給人」能得富貴;以出世法論,「給人」乃菩薩道波羅蜜之圓成。
 
舍衛國有一個近二百歲的貧窮老翁,聽說佛陀能夠知道現在、過去、未來的種種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著拄杖慢慢從遙遠的地方來求見佛陀。

當他走到精舍門口的時候,適巧是佛陀的弟子釋梵守門,看見老翁形髒身穢,不讓他進去,使得老翁勃然大怒,在門外大聲叱喝道:

「我雖然貧賤,但是三生有幸,能遇到佛陀降生,想要問一問眾生罪福的因緣關係,而求離諸苦惱,怎麼不讓我進去問法呢?我聽說佛陀是仁慈普濟,萬物莫不蒙受慈恩的,所以我遠道而來,不避風雨,不怕辛苦,只求一見佛陀也不能夠嗎?」

佛陀在裡面聽到了,對阿難說:「阿難!你去請老翁進來吧。」

老翁聽到佛陀請他,轉怒為喜,帶著無限恭敬的心,匍匐進去,頂禮佛陀之後就說道:「佛陀!我真是不幸的人,一生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每天在生死邊緣掙扎著,若非人命至重,我早已厭離此身了。我聽說佛陀在這裏,心中非常歡喜,日夜思念,希望能見佛陀一面,死也瞑目了。剛才我在門外,久久不能進來,實在悲不自勝,想要轉回去,又恐怕我衰老的力氣,擔負不了來回的跋涉,正在進退無路的時候,得蒙佛陀慈悲,令我進來,能見佛陀一面,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希望此生能早些結束罪業,來生仗著佛陀垂恩,得生善處。」

「可憐的老翁,你這一生實在太辛苦了,不過以你對佛法欣羨之心,來生必得善處。」

老翁感激地流著眼淚道:「佛陀!為什麼我這一生要受如此貧窮孤苦的果報呢?請佛陀為我開示過去的因緣吧。」

佛陀對他說:「一個人的受生,都是因為以前的夙緣而得到自作自受的果報。你前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太子,因為富貴非凡,常常欺侮百姓,只知道聚歛財物,不知道行布施。有一天,一位靜志沙門來向你行乞一件法衣,你不但不布施,而且還以為他是來向你敲詐,就把他關起來,經過七日七夜才放他回去,這位沙門一拐一跛地走去,恰巧遇到一群餓得不成人形的盜賊要將他殺了充饑,太子見狀,突然良心發現,才對自己說:『我既不曾布施給他,怎麼忍心讓他被人殺了呢?』於是急忙跑去援救,這位沙門因此保全了生命,他就是現今的彌勒菩薩,那位太子就是你呀!現在你貧窮的原因,正是因為那時候慳貪作惡的緣故,能夠享得長壽就是你救了那位沙門的生命。過去業緣的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呀。」

老翁聽了佛陀的說法,乞求道:「佛陀!請憐愍我風燭殘年,讓我出家做個沙門好嗎?這樣縱然死了,也不辜負此身啊!」

佛陀微笑說道:「我現在就為你剃度吧!」

說著,老翁的鬚髮自然落地,身上自然披上法衣。老翁的心願達成了,並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是不會辜負苦心人的,有了真切的願心,終會滿願,老翁果然成就了他的願心。

(摘自《佛教叢書‧佛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