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印度上月中開始進行國會大選首輪投票,近七億二千萬選民將耗時一個月,選出下議院五百四十三席。在當前如火如荼的選舉季,印度電影明星多半不會置身於外,不僅積極參與競選活動、爭取選票,甚至還成立自己的政黨,成為決定印度下屆政府的重要政治參與者。
在印度,電影明星是無數當地人崇拜的偶像,在南部尤其能夠感受到電影明星受歡迎的程度:十字路口擺放明星的紙板人像、影迷有各種儀式和規矩必須遵守,寺廟裡的禱告者也會供奉這些電影明星。
明星加盟 增加勝算
由於充分意識到電影明星對廣大民眾及影迷俱樂部的影響力,且影迷俱樂部的成員又能轉為選舉的基層幹部,印度各政黨都試圖請明星為競選活動站台,甚至讓他們加入選戰。
據報導,當影星上台發表政見時,台下支持群眾不光只會喊「凍蒜」,也會有熱情粉絲大叫:「跳一段舞給我們看!」
由印地語電影工業—即最廣為人知的「寶萊塢」(Bollywood)—以及印度南部最重要的泰盧固語(Tollywoord)和泰米爾語(Kollywood)電影工業組成的龐大影視基地,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皆位居全球之冠。
因此,印度電影工業在政治上共同發揮的「明星力量」,便成為影響全國政治局勢的勢力之一,無論是目前執政的國大黨,還是最大反對黨印度人民黨,都不敢忽視電影明星號召選民的力量。
一位印度政治分析家認為,這種做法是各黨派為吸引選民注意而上演的選舉戲碼。由於人氣超強的電影明星為民眾所熟悉,不僅對政黨造勢非常有利,也增加了勝選機會。
《印度時報》分析指出,「明星加盟」已成為政治家獲得選票和權力的捷徑。
無代表區 發展不易
在依靠自身魅力投身混亂的政治世界的寶萊塢明星中,地位最高的要屬笛力庫馬(Dileep Kumar)和阿米塔巴吉汗(Amitabh Bachchan)兩人,但他們後來都決定淡出政壇。
分析家表示,雖然巴吉汗等影星深受民眾的喜愛,但他們在政治上的發展並不成功,因為他們「沒有代表任何地區」。
因此,儘管近年來電影明星如過江之鯽般,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但也招致不少政治工作者的批評。
印度國大黨一位要求匿名的資深領袖表示,選民逐漸成熟,更加青睞會解決當地問題的候選人。明星或許能夠吸引人群,但未必能贏得選票。他強調,在意識形態和具體事務方面,明星能做的不多,「不過是讓政治活動降格為一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