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救失業 勞工要自強

 |2009.04.29
1605觀看次
字級

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國內數十個勞工團體日前走上街頭,提出穩定就業、照顧基本生計、適用勞基法、基本人權與同工同酬同權等訴求,呼籲政府重視勞工權益。

這些弱勢勞工身分雖然不同,承受高失業率陰影的壓力則是一致。因為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不少企業採取減薪、休無薪假、資遣員工等手段節流,甚至關廠;覆巢之下無完卵,經濟弱勢的勞工首當其衝。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三月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五點八一,已經連續十一個月上升,失業人數也飆高到六十三萬人,兩者都創歷史新高。情勢十分險峻,五月起又進入應屆畢業生覓職高峰期,勞動市場的失業率能否守住百分之六的關卡,不容樂觀。

政府為了搶救失業,已經陸續推動振興景氣及各項搶救失業的短期措施,包括「立即上工計畫」、「充電計畫」及「充電加值計畫」等方案,但難以完全化解失業危機。長期言,必須採取更長程、積極有效的對策。

目前正是我國能否邁向先進國家的關鍵時刻。台灣除了利用這個時機,創造下一波產業發展的契機外,更應及早規畫相應的人力資源培育、創造就業等中長期策略,以滿足未來經濟發展的需求。

總統府日前舉行財經諮詢小組會議,除達成適度延長「立即上工計畫」的共識外,還建議政府加強重視技能競賽、技能檢定、證照制度,以及加速培育觀光產業所需的人才;尤其應召開「長期人力資源與教育政策配合」專案會議,研議具體做法,促使人才培訓與產業需求更密切配合,才是長治久安之計。

在失業惡浪撲襲下,政府提供的失業補助,幫許多家庭暫度難關。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間,每個月初次請領失業補助者都超過三萬件,約有十萬人得到幫助;三、四兩月請領人數雖已下降,還有二、三萬人。

我們不反對政府照顧失業者。但是,大家都知道「送魚給人,不如送他釣竿;給人釣竿,不如教他養魚」的道理。對於失業者而言,短期救濟絕對不如長期工作機會。而如何掌握工作機會,除了要創造就業機會之外,就要靠勞工自己的努力了。

不斷投資自己,提升專業職能,創造更佳的業績,是降低被裁員風險、保住飯碗的不二法門。在學生時代,如果想在考試拿高分,每一門學科都要認真準備。可是進到職場後,很多人變得獨沽一味,只碰和自己工作有關的熟悉事務,不願擴展知識領域,以致越走越窄。等到環境發生變遷,所學已經不足以應付,就逐漸被淘汰出局。

碰到不景氣,有人自費深造或學習第二專長,擁有更多籌碼,有人卻請病假躲在家裡瀏覽社交網站;有人一早就到班,晚上做到十一時,假日還主動加班,提前完成工作進度,有人不但經常遲到、還抱怨不停。

當公司必須有所取捨,如果你是上司,你會留下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