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拔尖觀光 先打造機場城市

 |2009.04.12
1816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決定啟動「觀光拔尖領航方案」,募集三百億元觀光產業發展基金,開發大陸、東南亞富裕客層及穆斯林在內的新興市場。交通部提出的方案,則包括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觀光魅力據點,和國際接軌,透過多元通路,行銷台灣的觀光魅力,並利用大三通,爭取招攬陸客、大陸外商及過境旅客來台旅遊。

論者以為,台灣的觀光長期存在很大的問題,在軟體方面,各地路標、英譯名稱不統一;觀光導覽地圖跟不上各地方市鎮規畫;兌換外幣只能到銀行,觀光景點無法提供服務;觀光飯店沒有評鑑的標準等。而硬體方面更是關鍵所在,除了最近發生的牛肉麵又貴又難吃等事件,還包括:桃園國際機場老舊不堪;出入境港口和機場設備落後,無法負荷大量旅客;國際機場沒有捷運系統接駁國外旅客。

據了解,二○○六年國際專業機場評比機構Skytrax報告中,桃園機場在一百三十六個機場排名第八十五,在亞洲二十七個機場排名第二十,他國機場都是五顆星,桃園卻是零顆星。當年新加坡興建樟宜機場時,曾來台觀摩桃園機場的設計運作,如今樟宜機場不但趕上來,而且還把桃園機場遠拋在後。

桃園國際機場原是台灣的驕傲,現在變成落後的象徵,客貨運量成長率與軟硬體評鑑皆遠遠落後於韓國仁川、新加坡樟宜、香港赤臘角與泰國曼谷機場,這不僅是觀光問題,更代表台灣的經濟競爭力持續在下滑。

因此,行政院院會在通過「觀光拔尖領航方案」的同時,也提出「國營國際機場園區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將以二百八十一億元資本額,將桃園航空站改制為公司化,將企業化精神導入機場經營,提升運作效率與競爭力。

行政院此舉無疑是為了打造桃園航空城,未來透過組織型態的調整,將企業化精神導入機場經營,並使國際機場的經營與週邊腹地的發展相互結合,以提升運作效率與競爭力。

長期以來,機場一直關注於它們的核心職能—乘客和貨物,及在乘客等待航班時提供基本服務;但這種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二十世紀末以來,機場已結合客運、物流、休閒、商務及居住功能,成為「機場城市」(Airport City)的全新概念。所謂機場都市,是以樞紐機場為核心,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機場正從過去國門的角色,進化為國家產業與經濟的發動機,代表的是無窮的新商業機會。

然而,國營事業向來績效不彰,未來桃園航空城以「國營事業」方式成立,首先就引人疑憂,吃公家飯的心態會否造成績效不彰?是否能招募夠多具有國際眼光、跨國規畫及經營能力的專家?

交通部、民航局在這方面應特別思量,打造一個具有民間企業活力體質的「國營事業」,必須予以特別監督,不再以十九世紀的思維來管理桃園國際機場,才能有助打造出現代化的機場城市,也才能拔尖觀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