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展現爭奪北極礦產志在必得的決心,總統麥維德夫已批准一項國家安全戰略,將在北極海北岸建軍事基地,並在俄羅斯的北極區建立一支專屬海防部隊,在此爭議性極大的地區巡邏。
這項由俄羅斯安全委員會擬定的戰略,將取得北極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列為二○二○年之前的國家重要目標。根據這項戰略文件,北極區必須在二○二○年之前成為俄羅斯的「首要戰略資源基地」,建立巡邏隊旨在「確保在任何情況下的軍事安全」。
前身為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聯邦安全局轄下海岸防衛單位,將執行俄羅斯的北極政策。這項戰略並建議建立情報網,以有效掌握北極區的經濟、軍事和生態活動。
北極冰融 資源更易開採
俄羅斯並準備立法,嚴密管制北海岸航道。由於北極海的冰因氣候變遷而不斷消融,此地區航道更便於船隻通行。俄羅斯因此打算立法授權海防隊攔下外國軍、民用船隻,並視結冰狀況「收費」,要求船隻使用俄國的破冰船和駕駛。
科學界普遍認為,遼闊的北極大陸棚是人類能源寶庫之一,蘊藏其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約占全球未探明儲量的四分之一。根據科學評估,數以十億噸計的資源在北極冰帽縮小、打開新航道後,更易於開採。此研究一曝光,北極爭奪戰立即進入白熱化。
俄羅斯是在加拿大表示將投入數十億美元成立海軍巡邏隊後,披露這項戰略。根據國際法,北極海岸線屬於五個國家,分別是加拿大、丹麥屬地格陵蘭、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
利益交織 克制軍事行動
五國近年在北極地區均有一些軍事動作,但由於各國間的利益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任一方的過度行動都可能招致其他國家的反對。因此,軍事專家表示,儘管俄羅斯毫不掩飾其擴展勢力的野心,各國對軍事行動仍採取相對克制的態度,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