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醃菜 風味無邊

李碧華/文‧嚴雪亮/圖 |2009.03.07
2693觀看次
字級

開胃,即是開心,自己動手醃製蔬果,觸類旁通,做出適合家庭口味的醃菜,以「酸」、「鹹」、「辣」來調劑日常飲食,延伸祖宗的高智慧。

「客到山邊以為家」,客家人生性堅韌勤儉,把吃不完的菜用鹽醃漬下來長期保存,醃漬食材因此形成客家菜的特色,以「酸」、「鹹」、「辣」來調劑日常飲食。

冬天快要過去,春天即將到來;中醫認為,春季是陽氣升發的開始,蘿蔔、生薑、芥菜正是立春時節最佳的保健食物。「蘿蔔上市,醫生沒事」,暴醃、老醃皆宜,削蘿蔔皮的時候削厚些,浸入泡菜罈中,比起甘藍、黃瓜或胡蘿蔔等泡菜更為爽脆、耐嚼而有味。

另外還有那些蔬菜適合醃製呢?一般而言,家庭醃菜得選組織較肥厚,或雖不肥厚卻具特殊香辛味的蔬菜,芥菜是古來做醃菜的好材料,小黃瓜,則取其鮮脆,具有辛味的蔬菜辣椒、薑、蒜苔、菜花等也宜於醃製,或搗切做調味醬。

利用日常做菜揀剩的老菜皮也是上品,諸如青江菜、甘籃、萵苣等的老菜皮。洗淨後剁切,以少許鹽暴醃十幾分鐘,擠去多餘水分,再加上合口味的調味料,就成為開胃的暴醃小菜。

醃菜名目雖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不外乎脫水、加料、控制微生物變化的原理。由乾、泡、醃、醬來分類,曝曬陽光為主的乾性醃菜有蘿蔔乾、筍乾、甘藍乾、甘薯籤等。以多量水分及作料來醃泡蔬菜,產生鹹、酸等味,如各省泡菜和漬酸菜等。

醃是指以鹽或其他作楺或壓,使蔬菜產生鹹味或酸味為主的醃菜。因時間長短,又可分為暴醃和老醃兩種。醬指以處理過的蔬菜,醃進豆醬、豆鼓、醬油、麵醬等,以產生濃厚味覺的醃菜,如脆瓜、蔭瓜、豆腐乳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