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日本大阪府調查指出,手機在中小學生之間已成為「網路霸凌」的溫床,而且手機依賴度較強的孩童,學習時間較短,影響學習及溝通能力,於是日本興起禁帶手機上學風潮。筆者則認為,使用手機是時代趨勢,有關單位對於學生帶手機上學的態度,應該是要管不要禁。
照理說,中小學的學生沒有非帶手機上學不可的理由,但是現在雙薪家庭多,或父母的行程變動不定,部分家長為了連絡方便或掌握行蹤,要求孩子攜帶手機上學,對親子雙方確實提供即時、便利的溝通工具,不能憑一紙行政命令就給予否定或禁止。
筆者雖不贊同完全禁止攜帶手機上學,但若不加以適當規範,則可能產生許多影響學習的負面現象,常見的有上課使用手機打簡訊聊天、玩手機遊戲、聽音樂,甚至聚眾滋事。因此,學校適度管制手機的使用確實有其必要,例如:規定上課時「不接、不打、不響」、進入校門後立即關機、在校園內設阻撓手機電波裝置,或到校交給老師保管、下課再領回等。
總之,學童帶不帶手機應由家長決定,不是行政首長該決定的,但學校應教導手機使用的時機和禮貌。與其全面禁止孩子攜帶並使用手機,不如給予適當的規範,既不影響上課的秩序和情緒,也讓需要使用手機聯絡的家長和學童的權益不致受到影響,才是兩全其美的作法。
校言(台北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