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建築卷】 大菩提寺

文與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2013.06.24
3303觀看次
字級
金剛寶座塔: 印度笈多王朝新出現的佛塔形式,由五塔組合而成,中央一座最為高大,四角復立一小塔(稱護塔),此設計後來多與金剛界曼荼羅五智如來有關。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大菩提寺,譯名為Mahabodhi Temple,又稱正覺大塔、大覺寺、大塔寺、大塔、摩訶菩提大塔。位於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Bodh Gaya, Bihar)南十公里處,為佛教四大朝聖地中佛陀成道之處。

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約二六九~二三二 BCE在位)至此朝聖,於菩提樹下安置金剛寶座,並於樹旁建一座塔寺;笈多王朝(約三二○~五五○)重修;五世紀初中國求法僧法顯至此巡禮時,附近已加建三座僧院。據《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載,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唐代使臣王玄策曾至此,並於塔西立碑記其事;十二世紀的波羅王朝(Pala,約八~十二世紀)曾經重建;後經緬甸人多次修復與重建。

隨著佛教於印度日漸凋零,該寺亦遭遺棄掩埋;十九世紀,英國考古學家康寧漢進行挖掘與重修;二○○二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該寺是印度最早期的磚構建築之一,為金剛寶座式塔,塔基方形,邊長十五公尺。塔基上有五塔,中央為大塔,四周圍繞四座小塔。中央大塔通高五十五公尺,塔身飾幾何圖案,塔剎為覆與鍍金相輪。四小塔形制與主塔相仿。該寺四周設高約二公尺的欄楯。

寺院群內另有七處聖地,與佛陀成道後七周有密切關係,其中包括金剛座、不眨眼紀念塔(Animesha Lochana Chaitya)、經行長廊(Cankamana)、寶屋(Ratanaghara)、白楊樹、目支鄰陀龍王池和闊葉山檨子樹。大菩提寺西側有目前應為第五代的菩提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