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08.30
    【老師的話】真的?假的?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和資深信徒談話,他表示自己典藏了一幅超級珍貴的墨寶,是師父上人在海外弘法行程中特別寫的,紙上還書寫著信徒名字跟贈予地點呢!談著談著,更加碼分享個祕密:「因為太珍貴了,所以掛在我辦公室的那幅,其實是我特別找人複製的、是假的。真正的不能掛出來啊,萬一被偷了...

    2025.08.30
    【懷古慨今】三請舍利

    文/星雲大師 康僧會大師,三國時代天竺人。他從天竺來到中國的東吳弘法,因當地未曾見過沙門,地方官見他裝束奇特,舉止怪異,便奏報孫權,康僧會因而被召請入宮。 孫權問道:「你為何剃髮?這個佛究竟有什麼靈異感應呢?」康僧會答道:「佛雖已入滅千年,但佛的遺骨舍利仍在人間,如有誠心,便隨緣應現。」孫權認為...

    2025.08.30
    【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於8月6日至10日舉辦「心無罣礙──2025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來自法國、泰國、捷克、德國、巴西、挪威、丹麥、馬來西亞、緬甸、印尼、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尼泊爾等20個國家地區,300位青年齊聚,其中更有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馬來亞大學...

    2025.08.30
    【Herstory99】婦產科醫師海梅‧西曼: 舉重練肌 延年益壽

    文/楊慧莉 近年來,肌少症和其所引發的健康問題愈來愈受到關切。婦產科醫師海梅‧西曼對此深有同感,最重要的是她發現防止肌少症最好的方法,並帶領世人走出迷障,邁向健康之路…… 經驗之談 增肌強身抗衰老 海梅‧西曼(Jaime Seeman)是通過董事會認證的婦產科醫師。除了執業外,她也熱中健...

    2025.08.30
    【植感滋味】 花椰菜的記憶

    文/陳文榮 童年時台灣光復不久,生活艱困。父親把宅院裡的果樹砍掉,闢為菜園,種植花椰菜,打算收成後販賣,貼補家用。這種改變,對父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因為他以前從未種過田地,只能從頭學起,必然辛苦。 從整地開始,他以雙手挖掘泥土,手掌長出厚繭,仍硬撐著開闢出菜園。從菜苗種起,向鄰近的菜農請教,慢慢...

    2025.08.30
    【生活蔬食】 三杯塔香麵腸

    文/小修 麵腸是素食料理中常吃到的一種食材,口感非常Q彈,是用麵粉揉成麵糰,再經過搓洗過程,去掉澱粉、雜質等,留下來的就是溼麵筋,再經過後續加工成型,就成了常見的麵腸。 一般的料理方式有炒薑絲、酸菜,或用三杯、滷、煎、炸、鹹酥等多種烹調。 因為麵腸本身無味,這道塔香麵腸料理前先用醬料,沙茶醃漬...

    2025.08.30
    【蘭音齋】 布施孝道月 趣致可口鬼饅頭

    文/史蒂芬 農曆7月半是國人熟知的中元節,憶起童年住在宜蘭鄉下,家家戶戶就算標會,也要準備澎湃的供品比拚臉面。信步走到廟宇的大廣場,還有嘴裡咬著鳳梨或麵龜的整排大豬公,常讓前來探訪的都市親友,看得目瞪口呆呢! 然而,星雲大師對於傳統7月的看法,卻顯得十分宏觀;且認為殺生獻祭的活動,絕不值得提倡。...

    2025.08.30
    【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

    文/吳立萍 「王醫師,您好!」一位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子,和家人一起在花蓮新開的商場逛街,看到王健興醫師,很開心和他打招呼。 他看著這位女子,不太記得在哪裡見過。 「您不記得我了嗎?我是您的病人,兩年前的八仙塵爆,我在花蓮慈院是您幫我治療好的。」 聽她這麼一說,王健興回憶起來,這場意外一下子...

    2025.08.30
    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

    文/記者陳玲芳 暑假接近尾聲,醫師指出,每年暑假過後,都會湧現一批為數不小的年輕族群因頸部疼痛就醫,幾乎都是在學學生,問其原因,不外乎暑假期間宅在家吹冷氣,長時間姿勢不良玩手遊、看漫畫所致。不少患者,其外觀明顯呈現駝背坐姿、頭前傾,像極「烏龜頸」,體態完全走樣,甚至會影響出社會後的自信心與人際關...

    2025.08.30
    【二次發掘】復原生活場景 揭開神祕面紗

    文/記者朱旭東 第二次三星村遺址聯合考古始於二○二二年。 當年六月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一同對遺址進行新的考古勘探工作,發現了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堆積,並探明三星村遺址面積不是最初估算的十萬平方公尺,而是超過三十五萬平方公尺。 非一般集聚部落 ...

    ...
    1 2
    ...
    4080
    1 / 408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