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哀哀無告的災民

 |2025.07.17
360觀看次
字級

丹娜絲颱風造成南部重大災情,台南、嘉義許多地方至今仍未恢復通電通話,更悲哀的是,屋頂被吹翻的年老民眾,爬上屋頂想搶修,卻不幸跌落,雖經搶救仍回天乏術。而一個近八十九歲的老婦人,因兒子怕她晚上看不清室內通道,幫她點上十二根蠟燭,卻不料其中一根倒了,燒到了旁邊的垃圾桶衛生紙而起火。屋子逐漸引燃,她的孩子知道無法獨力滅火,而手機無訊號可通,求救無門,只能騎車求助,等到消防車來時,老婦人已回天乏術。

這只是其中讓人痛心的兩個例子。其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傷害,如因漏電,而造成台電維修人員的休克(仍在搶救中),因漏電而造成養殖戶的豬群泡在水中,同時遭電擊死亡。更不用說,一般老百姓受災戶有一個星期沒水沒電,沒有電話,那是多麼難以忍受的場景。

這一場風災,顯現了台灣供電通訊系統的脆弱,更顯示,台灣整個社會安全系統是多麼的無助。中南部,一如我們所知,有許多家庭的孩子都到北部去上班,或者去城市就業,農村基本上就是老人家在守護著最後的家園。如果有些年輕人,也可能是父母在城市就業,無暇照顧孩子,就將孩子托給祖父母撫養。這是一種隔代撫養,照顧的老人辛苦,孩子的成長也不容易。

在這種社會結構裡,農村的生活能力與應變能力特別差。因此一旦有任何災難發生,農村的老人與小孩很容易受傷害。以這次農村老房子的屋頂被颱風吹翻,造成老屋漏雨,居家困難為例。政府口頭上說的是由地方政府依受災情況發給帆布,讓住戶自己先蓋上去,先要求不要漏水。

但問題是農村的老人家,七老八十,腿骨肌肉早就沒了力氣,更何況老人的平衡感特別不好,又容易高處暈眩,怎麼可能再用梯子,爬上屋頂,拉起那沉重的一大片帆布,去高高的屋頂,而且是破了洞而可能跌下來的屋頂,去加蓋呢?應知這完全是年輕工人才有辦法幹的活啊!請問這個政府有想到嗎?

賴總統還理所當然的說:這個要你們自己去蓋啊!問題是,整個農村大部分都是老人,沒有年輕人來幫忙,誰有能力蓋帆布?以前都是年輕的阿兵哥,也就是政府動員士兵,幫忙清除大水沖毀的家園,清出汙泥用軍車運走。八八風災的時候,那是多麼大規模的天災,當時政府動員了軍人部隊,到災區協助救災,並結合佛光山、慈濟、法鼓山等慈善團體義工,一起盡心盡力幫助受難的災民。

而這一次,軍人在演習,士兵無法動員。而更慘的是,以這次天災來看,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廣大的南部農村,包括海邊漁村,是如此脆弱,脆弱到風災就可以癱瘓一星期之久,沒水沒電,沒有通訊,連老人生病都沒法打電話叫救護車,完全斷絕外援,怎麼會有任何「防衛韌性」?

請先放下大罷免的仇恨動員吧!請將「苦民所苦」放在心上吧!不管是政府還是那些搖旗吶喊的人,你們有多久沒有正視著土地,正視著人民了?你們有多久沒有好好回望,那農村裡悲苦的老人家和孩子?當他們的眼睛無助地望著天空,而當政者還在高喊一些空洞抗中反共大罷免的口號,誰來悲憫哀哀無告的老百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