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沉 潛

星雲大師 |2008.10.07
6667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的一生,需要歷經很多過程、很多階段;「沉潛」可能就是生涯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也是必經的階段。因為人生世間,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路上難免會有起起落落的時候,就像潮水,潮起潮落,這是自然的現象。人生時來運去,時窮時通,當因緣具備時,自然應該勇往向前;如果因緣不具時,不妨趁機自我沉潛一番。

人生什麼時候當沉潛呢?

一、時運不濟時:一個人求官,仕途無望;經商,事業難成,這時就需要沉潛了。戰國時的蘇秦,屢試不第,只有發憤圖強,所謂「懸梁刺股」,苦讀太公陰符,後來遊說六國,佩六國相印。所以,沉潛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二、遭謗批評時:一個人的言行無論是實是虛,如果社會對你的評論不好,不要怨天尤人,必得自我檢討。息謗的最好方法,就是沉潛。如果受人毀謗、批評的時候,一味地爭逐名聞利養,讓人譏為厚顏無恥,就會謗上加謗、貧中加貧。假如遭受譏評毀謗時,自我沉潛,一般社會都會給予同情,讓當事者有重新再起的機會。

三、蓄勢待發時:學業完成了,技術也學通了,在應世之前,不妨再沉潛一番。因為一切學問、技術,溫故而能知新,有個沉潛的機會,讓自己再把所學的加以醞釀、發明、思考,一旦上台之後,駕輕就熟,日行千里,何患事業不能成就?

四、深入研究時:有人為了專心研究一門學問,閉門沉潛。例如梁涑溟先生,在江西古寺藏經樓上,研究教育救國之道;梁啟超先生所著《飲冰室全集》,可見其曾經闢室沉潛研究。太虛大師在普陀山閉關,蔡元培先生當過教育總長,辭職後再到德國進修。之外還有許多哲學家、科學家,他們都因為潛心研究,所以能夠發揮所長,造福人群。

五、不流於俗時:有的人為學做人,希望「登高致遠」,不希望逞一時之快隨俗浮沉,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機會沉潛。諸葛亮躬耕南陽隆中,就是自我沉潛;蔡松坡辭官隱退,就是沉潛救國;章太嚴、康有為,自覺不合時宜,不願與世俗合流,因此沉潛以待未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沉潛」也是為了更長遠、更重要的未來而養深積厚。

六、發明心性時:一些宗教家要想認識自己、發明心性,莫不需要經過一番沉潛,自我修練。例如,重顯禪師沉潛在雪竇寺,法融大師沉潛在牛首山。其他禪宗叢林裡還有多少燒火的、挑水的、煮飯的等等苦役行者,他們皆陸沉工作,藉以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

珍珠沉潛於海底,寶藏沉潛於深山;是寶物,就不怕沉潛,愈是沉潛,愈能發光,愈發有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