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一年,這個專欄陪著讀者走過一年。許多的表達性治療專業助人工作者,藉著「文字與語言」與讀者相處將近一年的時光。
好玩的是,這群可愛的夥伴對於「文字與語言」總不是那麼精熟,但卻要用這些,在報章上呈現給不同族群的讀者認識「表達性治療」所以,每當截稿日來臨的掙扎與蠢動,都讓我們這群亦師亦友的夥伴,充滿生活的緊張與感動。
還記得嗎?深刻與真摯的張志豪,透過家庭與青少年的故事,呈現戲劇治療的要義;純真的李曉琦與戰戰兢兢的蔡美如,將心理劇創始人Moreno的生平與要義,用生澀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充滿朝氣的林瑞華,娓娓道來音樂中孩子的內在世界;試著童真的李曉琦與謹慎的羅佑純,陪著大夥兒進入遊戲與兒童的世界裡;而專注的蔡艾如與歐陽愛華,將舞蹈與肢體的律動介紹給大家。
當然不能不提,張志豪與李曉琦師徒的插畫,總能精確地表達當天專欄文字的內容。這也是專欄被值得閱讀中很重要的一環。每每見到插畫就能夠感受到文字與繪畫間的呼應,知道在藝術與知識間的流動可以是這麼地無礙。
一年來,每位作者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著長足地移動與改變。透過每周一次的書寫,實務工作的經驗被一次又一次地文字化,而透過文字化,每位作者都要進入深層的自我掙扎與思考,在所學的知識與實務間來回擺盪。此外,所有的作者都還須回應讀者的回饋與期許。
回首年來這一路,真是該感謝對這份專欄持續支持的讀者們,沒有你們認真的給予,身為一位專業工作者的我們,怎麼會有這麼一個機會沉澱自己的助人工作。透過這樣的沉澱,成長了我們自身,也幫助了透過我們協助的對象。
這是一種需要謙卑的學習。而這一切都在滿懷感謝裡落幕。剩下的都是祝福了。而我最喜歡用的一個祝福「祝一切都好!」就為這一年來的專欄畫下句點。
(本文作者為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資深心理治療師及專業督導)